中药材“葛谷”。出处:《本经》。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5%及γ谷氨酰基苯丙氨酸。性味:①《纲目》:
中药材“葫芦茶根”。出处:《贵州草药》。性味:《贵州草药》:
中药材“蒌蒿”。别名:蒌(《诗经》),购、蔏蒌(《尔雅》)。出处:《食疗本草》。生境分布:分布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米。叶有柄,互生,...
中药材“蒌油”。别名:蒌叶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中药材“葡萄”。别名:索索葡萄、草龙珠、葡萄秧。性味:果:甘,平。功能主治:果:解表透疹,利尿,安胎。用于麻疹不透,小便不利,胎动不安。 根、藤:祛风湿,利尿。...
中药材“葡萄叶秋海棠”。别名:大叶半边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浓阴湿地或密林下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可达4...
中药材“葶苈子”。性状: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
中药材“葱实”。别名:葱子(《日华子本草》)。出处:《本经》。生境分布:全国各地皆产。山东产量最大。原形态:干燥种子类三角状卵形,一面微凹入,一面隆起,隆起面有...
中药材“葫芦茶”。别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咸鱼草、百劳舌、鲮鲤舌。性味: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用于预防中暑,感冒发热,咽喉肿...
中药材“葱须”。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性味:《食疗本草》:
中药材“葵花大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清海、四川及西藏等地。原形态:葵花大蓟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无茎或几无茎。叶基生...
中药材“葫芦藓”。别名:石松毛、牛毛七、火堂须、红孩儿。生境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性味:淡,平。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少用。功能主治:除湿止血。主治痨伤吐血,跌打...
中药材“蒲黄”。别名:香蒲、水蜡烛、蒲草。性状: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中药材“蒲桃根皮”。原形态:乔木,高10m。主干极短,多分枝。叶对生;叶柄长68mm;叶大片革质,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225cm,宽34.5cm,先端长渐尖,基...
中药材“蒲草根”。别名:席草根、茫草(《四川常用中草药》),三角草、水三棱草、丝毛草、三棱观(《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沼泽...
中药材“蒙古扁桃”。别名:山桃。生境分布:内蒙古、宁夏。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润肠通便,止咳化痰。主治咽喉干燥,干咳及支气管炎,阴虚便秘。用法用量:1~3钱。...
中药材“蒙古马兰”。别名:北方马兰、羽叶马兰。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全草在四川作刘寄奴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山坡、灌丛、田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
中药材“蒲桃种子”。出处:《中国药植图鉴》。功能主治:治糖尿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原形态:乔木,高10m。主干极短,多分枝。叶对...
中药材“蒲葵叶”。别名:蒲扇、败扇、故蒲扇、败蒲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栽于庭园或宅旁,本种在广东新会县栽培较多。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部。原形态:蒲葵,乔木...
中药材“蒙自草胡椒”。别名:散血丹、狗骨头、海尼豆瓣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密林下、沟边或湿润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