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厚叶素馨”。别名:鲫鱼胆、樟叶茉莉、青竹藤、胆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灌丛或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原形态:攀援灌木,高19m...
中药材“原蚕蛾”。别名:晚蚕蛾(《日华子本草》)。出处:《别录》。生境分布: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原形态: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
中药材“卷茎蓼”。别名:烙铁头、荞麦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田边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西藏等地。原...
中药材“厚皮香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3500m的山坡、路旁、杂木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中药材“厚叶子树”。别名:千年青、百年青、黑果清香桂。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行气止痛,拔毒生肌。用于胃痛,支气管炎,肝炎,蛔虫症;外用治跌打损伤...
中药材“卷丝苦苣苔”。别名:渣加哈梧(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岩石旁。分布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根茎肥厚粗短,...
中药材“卵叶鳞始蕨”。别名:金花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230m的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
中药材“卵叶贝母兰”。别名:有瓜石斛。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滋阴益肾,养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潮热,盗汗,遗精,腰酸无力,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用...
中药材“厚叶牛耳草”。别名:石灰草、岩石白菜。出处:始载于(云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700m的山地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中药材“厚膜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低潮线附近岩石上或石沼中。 2.生于低潮带附近岩石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等沿海。 2.分布于浙江等沿海。原...
中药材“卷边桩菇”。别名:卷伞菌、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卷边网褶菌、桩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单生或群生于树桩上,或由地下的树桩而破土成丛。多生在栎树和桦木等林下...
中药材“原羚角”。别名:小羚羊、西藏黄羊、西藏原羚、普氏原羚、滩黄羊。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高原地区荒漠草原地带。 2....
中药材“厚皮树”。别名:胶皮麻、十八拉文公(《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全展选编·内科》。生境分布:生于谷地或溪边疏林中。分布云南、广东等地。原形态:厚皮树,...
中药材“卷毛婆婆纳”。别名:邓木扯[藏名]。生境分布:东北、四川、新疆北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疼痛,流感,尿道炎。用法用量:配...
中药材“双剪菜”。别名:蕤参。生境分布:贵州。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补虚。主治脚气病,劳伤虚弱。用法用量:3~5钱。别名:蓑参。出处:《贵州草药...
中药材“双叶金枪”。别名:风帽羊耳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和山西。原形态:大唇羊耳蒜,多年生草本。假鳞茎聚...
中药材“发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干旱草原地带或潮湿草地。干后呈黑色的发状交织。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原形态:植物体...
中药材“双参”。别名:对对参、肚拉、白都拉、萝卜都拉、西南囊苞花、一支蒿[四川西昌]、土洋参[四川木里]。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脾益肾,活血调经,止崩...
中药材“参条”。别名:人参条。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
中药材“双肾草”。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低山丘陵区的阴湿处。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球形、卵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