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华卫矛”。别名:杜仲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中华卫矛 灌木,植株高达3m。单叶,近对...
中药材“华西小石积”。别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马屎果、蒿叶叶、地石榴、小黑果、老鸦果、小石积木、沙糖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山...
中药材“华山参”。别名:热参。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有的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2.5cm。表面棕褐色,有黄白色横长皮孔、须根痕及纵皱...
中药材“华南舌蕨”。别名:小儿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900m的林下溪谷阴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
中药材“华山矾”。别名:土常山[广西]、狗屎木、华灰木。性味:根: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根:解表退热,解毒除烦。用于感冒发热,心烦口渴,疟疾,腰腿痛,狂犬咬伤...
中药材“华南皂荚”。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华南皂荚 乔木,高...
中药材“华南鳞盖蕨”。别名:凤尾千金草、青蕨。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溪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
中药材“华山矾果”。出处:《广西中药志》。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
中药材“华风车子根”。原形态:多枝直立或构援灌木,高约5m。小枝近方形,灰褐色,有纵槽,密被棕黄色的绒毛和橙黄色鳞片,老枝无毛。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11.5c...
中药材“华山矾根”。别名:土常山(《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生境分布:产于广西。性状:干燥的根,呈圆柱形,直或弯曲,表面具瘤状隆起,有不规则的...
中药材“华南紫萁”。别名:贯众、大凤尾蕨。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沟谷溪边或原生植被破坏后的草坡,为酸性土指示植物。...
中药材“华清香藤”。别名:九龙藤、吊三角。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
中药材“华紫报春花”。别名:三月花、报春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400m的高山草地、草甸、流石滩和杜鹃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雅江...
中药材“华金腰子”。别名:牙鸣马(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境分布:生于河边湿地或山地树林中。分布山西西部、陕西、甘肃、湖北西部、四川西北部。原形...
中药材“单花金丝桃”。别名:花生草、观音草、双筋草、刘寄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3600m的山坡或沟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中药材“南天竹叶”。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化学成分:含微量木兰花碱,嫩叶含抗坏血酸((10毫克%)。性味...
中药材“单根木”。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性味:苦、辛,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病,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胃痛,...
中药材“单鞭”。别名:三两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000m的林下或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原形态:东方野扇花 灌木,...
中药材“南天竹根”。别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化学成分:含生物...
中药材“单头紫菀”。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向阳低山坡、丘陵疏林下、灌丛中及路边草地。分布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