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苦楝皮”。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性状: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长宽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
中药材“苦木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林缘、溪边、路旁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原形态:苦木,落叶灌木或小...
中药材“苦木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林缘、溪边、路旁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原形态:苦木 落叶灌木或小...
中药材“苦地胆”。别名:天芥菜、鸡疴粘(《纲目》),土柴胡、马驾百兴(《生草药性备要》),草鞋底(《岭南采药录》),地胆头、磨地胆(《广州植物志》),牛插鼻、铁...
中药材“苦地胆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有很多棕色支根。质坚,折断面外层白色,内层黄色,中空。性味...
中药材“苦檀叶”。出处:《草木便方》。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
中药材“苦天茄叶”。原形态: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12m。茎直立,具分枝,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状刺。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约为叶片之半;叶片阔卵形,长612cm,宽...
中药材“苦壶卢子”。出处:《纲目》。性味:《纲目》:
中药材“苦木”。别名:苦皮树、苦树皮、苦皮子、苦胆木、赶狗木、熊胆树、土樗子。性状:本品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的纵...
中药材“苦树皮”。别名:苦通皮、马断肠、吊杆麻、菜虫药、老虎麻。性味: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杀虫。用于黄水疮,头癣,骨折肿痛,阴痒。用法用量:外用...
中药材“苦天茄”。别名:刺天茄、刺茄子、大苦葛、苦颠茄、金弹子、黄角刺、狗茄子、添钱果。生境分布:云南。化学成分:果含三种甾体成分,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甙,水解后可...
中药材“苦壶卢蔓”。出处:《纲目》。功能主治:《稗史》:
中药材“苦芥”。别名:青菜、苦菜、紫苦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生长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及向阳的土地。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湖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本种是云...
中药材“苦芺”。别名:钩芺、苦板、苦菜、败酱、败酱草。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1.《尔雅》郭璞注: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薹似蓟,初生可食。 2.陶弘景...
中药材“苦良姜”。别名:老虎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坡石灰岩干热河谷地区的稀疏灌丛或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沪水、永胜、禄劝、...
中药材“苦油木”。别名:山椤、红萝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平原和丘陵地区的疏林或灌丛中,有时栽培于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
中药材“苦白蹄”。别名:阿里红、落叶松茸、药用层孔菌。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m左右的衰老的落叶松树干基部或伐桩上,也生于其他针叶树上,偶见生于栎等...
中药材“苦竹沥”。出处:《别录》。功能主治:清火消痰,明目利窍。 ①《别录》:
中药材“苦瓜子”。出处:《纲目》。化学成分:含水分8.6%,灰分21.8%,纤维19.5%,碳水化物16.4%,脂肪油31.0%。油中含丁酸1.8%,棕榈酸2....
中药材“苦石莲”。别名:石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土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志》),广石莲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