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紫荆花”。出处:《日华子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紫苏子”。别名:苏子、黑苏子。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
中药材“紫草茸”。别名:赤胶、紫胶、紫梗、棒状虫胶、胶质紫草茸。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斑疹不透,疮疡肿毒。用法用量:1.5~3钱。备注:...
中药材“紫茎”。别名:帽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9001500m的山地杂木林中。 2.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1.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中药材“紫草”。别名:硬紫草、软紫草。性状:新疆紫草(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
中药材“紫荆果”。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紫萁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山脚或溪边的酸性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中药材“紫茉莉子”。别名:土山柰(《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紫花芥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800m处的路边、荒地、田间、山坡及渠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北及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四川、西...
中药材“紫茉莉根”。别名:入地老鼠、花粉头(《岭南采药录》),水粉头(《修订增补天宝本草》),粉子头、胭脂花头(《四川中药志》)。出处:《纲目拾遗》。生境分布:...
中药材“紫荆皮”。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腹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外用治痔疮肿痛,虫蛇咬伤。用...
中药材“紫荆桠”。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2000m的林缘、路边、草坡、岩石、山谷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福建、...
中药材“紫葳根”。别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紫金标”。别名:红花紫金标、九节莲、对节兰、蓝花岩陀(《云南中草药》),风湿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干燥向阳山坡或地...
中药材“紫金血藤”。别名:血藤、黄皮血藤、气藤、香血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林下或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原形态:...
中药材“紫青藤”。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画眉跳杠、铁包金、大叶铁包金。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
中药材“紫雪花”。别名:紫花丹、谢三娘。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祛风杀虫。 风湿骨痛:根3~5钱,炖猪肉服。 ...
中药材“紫薇皮”。别名:紫荆皮、怕痒树树皮、怕痒树根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生于阴湿肥沃的土壤上。 资源分布: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
中药材“紫金龙”。别名:串枝莲、豌豆七、豌豆跌打。性味:辛、微苦,凉。有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消炎,镇痛,止血,降压。用于各种疼痛,跌打损伤,高血压;外...
中药材“紫薇叶”。出处:《湖南药物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