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油茶叶”。生境分布: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原形态: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小...
中药材“泉水”。出处:泉水首载于《本草拾遗》。 1.《嘉佑本草》补出“泉水”条。 2.《品汇精要》谓:“穴沙石面出者,谓之泉水……凿地取水曰井。夫井亦泉耳。用:...
中药材“泡桐果”。出处:河南医学院《医药科研资料》3:20~32,1972。化学成分:果实含桐酸、脂肪油、黄酮类、生物碱。药理作用:①止咳作用 小鼠服毛泡桐果煎...
中药材“油茶子”。别名:茶子心、茶籽。生境分布: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原形态: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
中药材“油茶根”。生境分布: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原形态: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小...
中药材“泡桐叶”。别名:桐叶、白桐叶。原形态:1.泡桐,乔木,高达30m。树皮灰褐色,幼枝、叶、叶柄、花序各部及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叶柄长达12cm;叶片长...
中药材“油草”。别名:油麻。出处:《湖南药物志》。生境分布:野生于路旁、田边、溪边潮湿处。分布华东、华中、华南和四川、贵州、陕西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
中药材“泡桐木皮”。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高山之山坡或山谷中。分布河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区。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粗糙,灰褐色至...
中药材“油茶花”。别名:茶子木花。生境分布: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原形态: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黄褐...
中药材“油渣果根”。原形态:多年生木质藤本,长达2030m。茎枝粗壮,具纵棱及槽,无毛。叶互生;叶柄粗壮,长48cm,具纵条纹;郑须25歧,光滑;叶片厚革质,3...
中药材“油胡桃”。出处:《纲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沼泽念珠藻”。别名:湿地葛仙米。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沼泽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原形态:植物体呈小团块状,直径0...
中药材“泡囊草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肉质肥大。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毛。叶互生;叶柄长26cm,被长柔毛,茎下部叶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卵...
中药材“波罗蜜叶”。出处:《广西药植名录》。功能主治:①《中国树木分类学》:
中药材“泽泻叶”。出处:《别录》。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泽兰”。别名:地瓜儿苗、地笋、甘露子、方梗泽兰。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少分枝,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带...
中药材“波罗蜜”。别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肚子果(《中国高等...
中药材“泡花子”。别名:苦山矾、花香木。生境分布:华东、华南至西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散寒清热。主治伤风头昏,热邪口燥及感冒身热等症。用法用量:0.5...
中药材“泥胡菜”。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用法用量...
中药材“波棱瓜”。别名:色尔格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分布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原形态:草质藤本。茎细长,攀援。叶互生,心状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