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牛血”。出处:《本草蒙筌》。性味:咸,平。 ①《纲目》:
中药材“牛藤”。别名:野木瓜、七姐妹藤、六叶野木瓜、石月、郁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谷林缘或山脚灌丛中,也有栽培于庭园中。 2.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沟谷林...
中药材“牛舌草”。出处:《江苏药材志》。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或水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具柄;叶...
中药材“牛蒡根”。别名:恶实根(《别录》),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义》)。出处:《药性论》。性状: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
中药材“牛西西”。性味:苦、酸,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杀虫。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吐血,咯血,鼻衄,牙龈出血,尾、十二指肠出血,便血,紫癜,便秘,水肿...
中药材“牛角三七”。别名:夏兰、羊角七、鹿角七。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建兰生于山坡林下。 2.春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边。 3.蕙兰生于林下阴湿处。 4.寒兰生于...
中药材“牛蹄”。出处:《别录》。性味:《纲目》:
中药材“牛舌癀”。别名:野枇杷、毛紫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850m的山谷、溪边、灌丛中或林下荫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南、浙江、江西、福建、台...
中药材“牛膝”。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90)...
中药材“牛西西叶”。别名:酸模叶、金不换叶、羊铁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谷、路旁、草地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中药材“牛至”。别名:土香薷[贵州]、白花茵陈[江西、云南]、五香草、暑草、琦香、满坡香、满山香[云南]、小甜草。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消暑化湿。用...
中药材“牛脾”。别名:牛连贴(《滇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性味:《滇南本草》:
中药材“牡荆根”。出处:《别录》。性味:苦辛,温。 ①《别录》:
中药材“牡蛎”。别名:左牡蛎、海蛎子壳、左壳。性状: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cm,高4~15cm。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
中药材“牛黄”。别名:丑宝、天然牛黄。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
中药材“牛轭草”。别名:红茅草、地蓝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m以下的潮湿山坡、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
中药材“牛齿”。出处:《别录》。功能主治:《别录》:
中药材“牡荆子”。别名: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梦子(《石药尔雅》),荆条果(《药材学》)。出处:陶弘景。生境分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
中药材“牡蒿根”。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味:性温,味苦微甘。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寒湿浮肿。复方:①治风湿痹痛、头痛:牡蒿根一两。水煎服。 ②治寒湿浮肿...
中药材“牛骨”。出处:《纲目》。性味:《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