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牛奶莓”。别名:红腺悬钩子。生境分布: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功能主治:主治妇女产后寒热,腹痛,食欲不振。用法用量:鲜根4~5两,切碎炒燥,加祁艾叶4~...
中药材“牛尾独活”。别名:西大活。归经:归肾、膀胱经。性味:辛、苦,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出处:始载于《新华...
中药材“牙疳药”。别名:对坐叶、叶上绣球、四禀关、节节花、骨叶。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健脾消积,清热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小儿疳积,久泻,痢疾,...
中药材“牛口涎”。别名:牛涎(《千金方》)。出处:《本草拾遗》。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呕吐。 ①《本草拾遗》:
中药材“牛嗓管”。别名:泡通、大泡通、饭包叶、伞把木、三叉木、隔子通、大通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502000m的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中药材“牛奶浆根”。别名:毛天仙果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归经:《闽东本草》:
中药材“牛奶树”。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岭南采药录》。生境分布:生长于平原、丘陵、...
中药材“牛尾参”。别名:粘山药、粘狗苕、粘芋、黄药、黏粘粘。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谓:“薯蓣,《本经》上品,即今山药……云南有一种,根长尺余,色白而扁,叶圆。《...
中药材“牛奶子”。别名:阳春子(《植物名实图考》),甜枣、麦粒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半春子、岩麻子、密毛子、羊奶子、芒珠子、禾了子(《湖南药物志》)。出处...
中药材“牛尾菜”。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活络,祛痰止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
中药材“牛奶柴”。出处:《闽东本草》。归经:入肺、脾、肾三经。性味:甘淡,温,无毒。注意:有外邪风热者忌用;配药忌五加、白簌花。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强...
中药材“牛含水”。别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儿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多德草、紫花草(《内蒙古中草药》)。出处:《甘肃卫生通讯》8:35~38,1972。...
中药材“牛目椒”。别名:白节藤、九牛入程、扣带锁红、牛目周。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疏林下或山坡灌丛中。 2.生于山地林中...
中药材“牛王肺筋草”。别名:豨莶草、山甘草、大黑理肺散、土玄参、豨仙草、白升麻、灯笼大秦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3200m的山坡、灌丛、草地及沟...
中药材“牛尾蒿”。别名:野蒿、茶绒、紫杆蒿、指叶蒿、水蒿、艾蒿、米蒿。出处:牛尾蒿见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十二卷,云
中药材“牛心果”。别名:牛心梨。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原产热带美洲,现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
中药材“牛白藤根”。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中药材“牛眼珠”。别名:牛眼球、牛目周、牛眼睛、车前树、狭叶马钱。性味:苦,寒。有大毒。功能主治:通经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外用...
中药材“牛羊草结”。别名:草结、羊胲子(《内蒙古中草药》),西格格(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性状:呈圆球形,略带椭圆形,或为不规则的扁圆形,径约4~6厘...
中药材“牛毛毡”。别名:松毛蔺。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祛痰平喘。用于感冒咳嗽,痰多气喘,咳嗽失音。用法用量:0.3~1两。出处:《分类草药性》。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