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海菜”。别名:龙爪菜、水白菜、海花菜、海茄子、水青菜、水莴苣。出处:海菜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
中药材“海蜇皮”。别名: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归经:《本草...
中药材“海螵蛸”。别名:乌贼骨、墨鱼骨。性状: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
中药材“海通”。别名:白灯笼、木常山(《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中国药植志》。生境分布: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小乔木。小枝略呈四...
中药材“海蟹壳”。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活于水深1030m的泥沙质海底,喜食动物尸体、小鱼虾及海藻等,47月初为产卵季节,这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蟹。 资源分布...
中药材“海螺”。别名:瓷螺、交螺、海窝窝、海牛牛。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制酸,化痰,软坚,止痉。用于胃痛,吐酸,淋巴结结核,手足拘挛。用法用量:1~3钱,研粉...
中药材“海莲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滩红树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原形态:灌木或乔木,高14m,稀达8m,胸径2025cm。树皮光滑,灰色;基部有...
中药材“海萝”。别名:鹿角菜、鹿角、猴葵、纶、赤菜、牛毛菜、毛毛菜、红菜、胶菜、红毛菜、石花菜。出处:1.《食性本草》鹿角菜条载:“出海州,登、莱、沂、密州并有...
中药材“海茜”。别名:海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大干潮线以下的岩礁上或低潮带的石沼中。 2.生长在低潮带至大干潮线下较深处的岩礁上。为我国特有的亚热带海...
中药材“海螺壳”。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中药材“海螺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1.幼螺多生活于低潮线附近的岩石间;成体多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数米至数十米深的细沙或多泥的海底。能捕食其他软体动物。雌雄异体...
中药材“海藻石”。别名:小海浮石、石花、大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潮间带23m或更深处的礁石上或牡蛎壳等基质上。 2.生于低潮线附近至潮下带岩石上。终年...
中药材“海蝰”。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于海洋,常游泳于近海上层。以鳞类为食。卵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
中药材“海龙”。别名:杨枝鱼、钱串子。性状:刁海龙:体狭长侧扁,全长30~50cm。表面黄白色或灰褐色。头部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圆而深陷,头部与体轴略呈...
中药材“海鹞鱼尾刺”。别名:魟鱼刺。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暖水性底层魟类,栖息于近海沙泥质海底,主食贝类与甲壳类,冬季生活于深水处,夏季移栖于内湾浅水区,有时...
中药材“海韭菜”。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用于阴虚潮热,胃热烦渴,口干舌燥。用法用量:2~4钱。别名:那冷门(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
中药材“海鹞鱼”。别名:蕃蹹鱼(《魏武食制》),邵阳鱼、石蛎(《本草拾遗》),少阳鱼(宁原《食鉴本草》),荷鱼、鲼鱼、鯆魮鱼(《纲目》),蒲鱼(《本草求原》),...
中药材“海鳗卵”。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
中药材“海鲶”。别名:骨仔、油松、骨鱼。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暖海性近海底层鱼类,喜活动于水流缓慢的泥质底海区,春季由深水游向河口近岩作生殖回游,并到表层活动,...
中药材“海鳗胆”。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