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槐枝”。别名:槐嫩蘖(《唐本草》)。出处:《别录》。化学成分:含芸香甙。性味:《纲目》:
中药材“榕树胶汁”。出处:《岭南采药录》。功能主治:治目翳,赤眼,瘰疬,唇疔,牛皮癣。 ①《生草药性备要》:
中药材“榕须”。别名:半天吊(《生草药性备要》),吊风根、榕树须(《岭南采药录》),榕树吊须(《广东中药》)。出处:《纲目拾遗》。生境分布:生于村边坡地、河边,...
中药材“榼藤子”。别名:象豆(《南方草木状》)。合子(《本草拾遗》),榼子(《日华子本草》),眼镜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本草拾遗》。化学成分:含甾...
中药材“榧花”。别名:棑华(《别录》)。出处:《本草拾遗》。性味:《别录》:
中药材“榧枝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温暖湿润的黄壤、红壤及黄褐壤土,混生于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
中药材“榧子”。别名:香榧、榧树、玉榧、野杉、柀子。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3~2cm。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
中药材“槐白皮”。别名:槐皮(《肘后方》)。出处:《药性论》。性味:①《药性论》:
中药材“榠樝”。别名:木李(《诗经》),蛮樝、瘙樝(《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经集注》。...
中药材“榛子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地阴坡灌丛中。 2.生于海拔2002500m山地林中。 3.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坡...
中药材“槐叶”。出处:《食疗本草》。化学成分:含芸香甙痕量~4.48%(一说6.4%)。归经:《得配本草》:
中药材“榕树皮”。出处:《南宁市药物志》。药理作用:参见
中药材“榕树果”。出处:《泉州本草》。功能主治:治臁疮: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取捣烂敷患处。出处:出自《泉州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800m林...
中药材“榜嘎”。别名:藏名:榜阿嘎保。出处:历代藏医药书均有记载。《蓝琉璃》记载:本品“基生叶三、四片,茎叶稍小,或深裂为七、八片,茎小而柔,花白色有蓝红光泽解...
中药材“樗鸡”。别名:红娘子、灰花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九栖于樗、榆、刺槐、女贞及多种果树上。 资源分布:盛发于我国北方。原形态:樗鸡,体长1422mm,宽...
中药材“樗叶”。别名:樗木叶(《唐本草》)。出处:《纲目》。性味:①《唐本草》:
中药材“槲叶”。别名:槲若(《唐本草》)。出处:《本草图经》。炮制:《本草图经》:
中药材“槲寄生”。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性状:本品茎枝呈圆柱形,2~5叉状分枝,长约30cm,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
中药材“樗白皮”。别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出处:《药性论》。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臭椿...
中药材“槐角”。性状:本品呈连株状,长1~6cm,直径0.6~1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皱缩而粗糙,背缝线一侧呈黄色。质柔润,干燥皱缩,易在收缩处折断,断面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