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巴豆”。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性状: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
中药材“巴旦杏仁”。别名: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出处:《纲目》。生境分布:分布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区域;我国新...
中药材“巴豆壳”。别名:巴豆皮(《宣明论》)。出处:《纲目》。功能主治:①《纲目》:
中药材“巨紫堇”。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等地。原形态:巨紫堇 多年生中型草本,高6012...
中药材“布朗耳蕨”。别名:睬甲哈乌(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境分布:生于高寒林下阴湿地及岩石缝中。分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中药材“巴巴花”。别名:土黄花、巴巴叶、土黄芪、磨盘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000m的山坡灌丛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
中药材“巴东岩白菜”。别名:岩白菜[湖北巴东]。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明目补肾。用法用量:全草炖肉服,用量3~5钱。别名:岩白菜、石白菜。生境分布:生...
中药材“带刺马鞭”。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3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或林缘坡地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山区及半山区各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
中药材“川黔鸭脚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谷灌丛、林缘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广西等地。原形态:灌木,高13m。掌状...
中药材“巴豆树根”。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出处:《纲目》。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中药材“巴掌草”。别名:千灵丹。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止痛。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骨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胃痛,肠胃炎。用法用量:鲜品...
中药材“工布乌头”。别名:雪山一支蒿。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5600m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
中药材“巴戟天”。别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性状: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及横...
中药材“巴豆油”。出处:《纲目》。性状: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性,透明,微具萤光。有辛灼的香气。性味:辛,热,有毒。功能主治:①《纲目》:
中药材“干贝”。别名:江瑶柱、扇贝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低潮线至20余米的水清流急的岩石上或沙砾较多的海底,以足丝固着后,微张两壳以鳃过滤水中浮游生...
中药材“平贝母”。别名:平贝。性状:本品呈扁球形,高0.5~1cm,直径0.6~2cm。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
中药材“干姜”。性状: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
中药材“干岩矸”。出处: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于悬岩陡壁缺少雨水处。分布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形,肉质,灰黄色。茎单一或丛生,倾斜...
中药材“干檀香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石崖边。 2.生于多石的向阳山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四川...
中药材“常山”。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常弯曲扭转,或有分枝,长9~15cm,直径0.5~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