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过路黄”。别名:姜花草、痰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淡,平。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化痰。主治风热喉痛,咳嗽,大便带血,坠胀,热毒疮等症。用法用量:0....
中药材“大金香炉”。别名:假豆稔(《南宁市药物志》),豹牙郎、石老虎(《广西药植名录》),白爆牙郎(《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生境分布:生于山谷...
中药材“大蛇药”。别名:阿婆伞、火蕾木、凉伞木(《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的山谷及山坡疏林下。分布广东、广西...
中药材“大铜钱菜”。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沟边、路旁。分布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中华天胡荽,又名:地弹花。 多年生草本,高8~37厘米...
中药材“大钱麻”。别名:梗麻、掌叶蝎子草、红活麻、大钱麻、大前麻、虎麻、禾麻、火麻、前麻、钱麻、荨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400m的林下湿地或沟...
中药材“大青”。别名:大青叶、臭大青。出处:大青始载于《别录》,《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古代本草均有记载。在形态描述方面,仍推《纲目》与《植物名实图考》的记...
中药材“大避债蛾”。别名:皮虫、大蓑蛾、昂吊虫、袋蛾、袋子虫、吊袋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每年发生1代事2代。雄虫羽化后飞出,雌...
中药材“大血藤”。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
中药材“大金牛草”。别名: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不换。性味:辛、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活血散淤。用于咳嗽胸痛,咽炎,支气管炎...
中药材“大雪上一枝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503600m的山地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和西北部。原形态:多裂乌头,多年生草本,高56100...
中药材“大透骨消”。别名:地檀香、透骨消。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瘫痪,冻疮等症。用法用量:0.3~1两,水煎服或泡...
中药材“大过山龙”。别名:大过江龙、青竹标、麒麟尾、爬树龙、金草箍、大芦子、过山龙、大青蛇、大憨青、万丈深、山包谷。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m以下,...
中药材“大豆黄卷”。别名:大豆卷。炮制:通常在10月间种子成熟后采收。选择肥壮饱满的种子,于冷水中泡涨后,用湿布盖好,或放入麻袋、蒲包中,置于温暖处,经常翻动和...
中药材“大金银花”。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生于深山林下。分布贵州、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藤本。茎中空,外表红褐色;小枝疏被短柔毛。叶对生;椭...
中药材“大驳骨”。别名:黑叶爵床、大接骨。生境分布:多生于山地、水边、坡地、路旁灌木丛或林下湿润地,常为栽培绿篱。分布于华南各省区。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
中药材“大麦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寄生于大麦和青稞的果穗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产大麦和青棵地区。原形态:大麦坚黑粉菌寄主的整个花序被侵染后,每个籽粒变成...
中药材“大驳骨丹”。别名:鸭仔花、逼迫树(《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宁市药物志》),大驳骨、鸭公青...
中药材“大青盐”。别名:青盐、石盐、戎盐。原形态:呈方块形和不规则的多棱形,直径约0.5~2厘米。青白色至暗白色或略带黄色,半透明,多数颗粒有一至数个小孔洞。质...
中药材“大风药”。别名:叶青、纤序鼠李、皂布叶、染布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疏或密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
中药材“大鱼鳅串”。别名:白鱼鳅串、调羹草。生境分布:生于中山区以下的半坡半阴处。分布于四川。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35~70厘米。茎单一,有棱,密被短柔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