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一枝黄花”。别名:粘糊菜、破布叶[云南]、金柴胡[西南]、山厚合、老虎尿。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
中药材“一把蔑”。别名:乌蔹莓。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原形态:七叶崖爬藤,攀援...
中药材“一柱香”。生境分布: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散郁。 急性结膜炎:煎水熏。 无名肿毒:捣绒敷。别名:臭假耳草(《广西植物名录》)。出处:《贵州民...
中药材“一文钱”。别名:铜钱根。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边、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缠绕小藤本。根茎细长,有须根。茎细瘦...
中药材“一味药”。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豆柴、岩豆柴、铁扫把、野绿豆(《贵州...
中药材“一枝蒿”。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江西《草...
中药材“一匹草”。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咳,消食积。用于跌打损伤,妇女体虚,小儿咳嗽,百日咳。用法用量:2~5钱。水煎服或酒泡服。别名:一匹...
中药材“一包花”。别名:红花倒水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9001000m的山谷密林中岩石上。 2.生长于海拔7001300m的林下岩石上或山坡草地。...
中药材“一皮草”。出处:《峨嵋药植》。生境分布:生于阴处石上或树上。分布云南、四川、陕西、湖北西部及西藏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不及40厘米。根状茎粗,长而...
中药材“一碗水”。出处:《陕西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沟边阴湿处。分布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须根簇生,细长。基生叶扁...
中药材“一扫光”。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痒。用于急性结膜炎,疮疖,皮炎,跌打损伤。用法用量:1~3钱。别名:榆古兴噶尔布(藏名)。出处:《...
中药材“一年蓬”。别名:野蒿、治疟草。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及田野中。为归化植物,江苏、江西及长江南北各省多有野生。原形态:二年生本草,高20100厘米,被平展...
中药材“一点血”。生境分布:生于溪边或阴湿石岩上。在四川有分布。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2030厘米。根状茎短而肥厚,稍呈块状,节处有明显环纹,断面红色,有短...
中药材“一味药根”。出处:《贵州良间方药集》。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丁癸草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脚气浮肿,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
中药材“丁香蓼根”。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60cm。须根多数;幼苗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或下部斜升,多分枝,有纵棱,略红紫色,无毛或微被短毛。叶互...
中药材“丁香露”。出处:《纲目拾遗》。性味:气烈,味微辛。功能主治:治寒澼,胃痛。用法用量:内服:隔水炖温饮1~2两。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原形态:丁香,...
中药材“丁蛎”。别名:白丁蛎、螺蛟、丁字贝、海丁子。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低潮线附近或潮下带的浅海泥沙质海底,壳顶埋在泥沙中...
中药材“一颗针”。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通常种植在路旁或沟边作绿篱用。 资源分布:栽培于河北、陕...
中药材“一窝鸡”。别名:小百部[云南]、小天冬、山百部、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生境分布:广西、华中、西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