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断线蕨”。别名:石韦、一双剑、斩蛇剑。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300m的混交林下、溪边或湿岩石上。 资源分...
中药材“斩龙草”。别名:大蓬蒿、额河千里光。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毒蛇咬伤,蝎、蜂蛰伤,疮疖肿毒,湿疹,皮炎,急性结膜炎,咽炎。用法用量:3~...
中药材“斑花杓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寒山区林下或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山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紫点杓兰,陆生植物,高1525...
中药材“斜叶榕叶”。别名:半边刀。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山地林中或旷地、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乔木,...
中药材“斜叶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山地林中或旷地、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乔木,高520m。全株...
中药材“断节参”。别名:对节参、青洋参。出处:《红河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或山谷。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粗壮...
中药材“断血流”。别名:灯笼草、山藿香、走马灯笼草、荫风轮、脚癣草、绣球草、楼台草[云南]、蜂窝草、节节草[贵州]、土荆芥[江苏]、漫胆草、大叶藿香[植物名实图...
中药材“斑竹根”。出处:《草木便方》。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园或野生山间。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四川、山东、河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刚竹(《竹谱详录》),又名:台竹...
中药材“斑竹壳”。别名:斑竹衣。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2~3钱;或烧灰冲服。出处:出自《民...
中药材“斑鸠占”。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生境分布:贵州。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调经。主治风湿关节痛,水肿疮毒。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
中药材“斑鸠”。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出处:《嘉佑本草》。生境分布:栖于树林间,常成群活动...
中药材“斑茅”。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及村落附近。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
中药材“斑茅花”。出处:江西《草药手册》。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适量,捣敷。出处:出自《江西〈...
中药材“斩妖剑”。别名:真武剑、大石韦、老鹰七、大瓦韦、凤子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100m的山地林中树干或石灰岩峭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
中药材“新疆藜芦”。别名:藜芦。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林下阴湿处,常成片聚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原形态:阿尔泰藜芦 ...
中药材“新木姜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金毛新木姜子生于山坡林缘或杂木林中。 2.浙江新木姜子生于山地杂林中。 资源分布:1.金毛新木姜子分布于江苏、江西、...
中药材“新疆藁本”。别名:藁本。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河谷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醅地区。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根茎圆柱状,...
中药材“新疆木通”。别名:天山木通、花木通,青格力克(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中及灌木丛中。分布内蒙古、新疆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藤...
中药材“旋覆花根”。出处:出自《名医别录》。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2400m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 2.生于河岸、湿润坡地、田埂和...
中药材“方儿茶”。别名:棕儿茶。生境分布:产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原形态:儿茶钩藤,常绿藤本。树皮棕色,具对生枝。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