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手掌参”。别名:佛手参、掌参(《宁夏中草药手册》),手儿参(《陕西中草药》),旺拉(藏名)。出处:《东北药植志》。生境分布:产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宁...
中药材“打米花”。别名:马郎花、白花藤(《贵州民间药物》),小元宝(《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生境分布: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至西南各地。原形态:...
中药材“扁藤叶”。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功能主治:治下肢溃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
中药材“扁豆叶”。出处:《别录》。化学成分: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可在10毫克%以上。性味:《生草药性备要》:
中药材“扁竹测”。别名:小扁草、扇子草、滚龙细辛、草灵芝、小石菖蒲、苍草、复生草、扁竹兰、消疝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4300m的草坡、溪边或林...
中药材“扁豆根”。出处:《生草药性备要》。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 ①《滇南本草》:
中药材“扇叶阴地蕨”。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上的草甸或灌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
中药材“扛板归”。别名: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
中药材“扛板归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治:治对口疮,痔疮瘘管。复方:①治对口疮:鲜...
中药材“扁蕾”。别名:沼生扁蕾。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结膜炎,高血压,急性肾盂肾炎,疮疖肿毒。用法用量:1~3钱。别名:铁木...
中药材“扇子七”。别名:扇子还阳、阴阳扇、双扇兰、大对月草、菊花双叶草、一把伞、连子七。性味:辛,平。有毒。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风镇痛,截疟。用于月经不调,跌...
中药材“扁豆花”。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暑化湿,止泻,止带。用于中暑发热,呕吐泻泄,白带。用法用量:1~3钱,鲜者加倍。别名:南豆花(《广东中药》Ⅱ)。出处...
中药材“打箭菊”。别名:鞑新菊。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川西小黄菊 多年生草本,高725cm。根...
中药材“扁豆藤”。出处:《纲目》。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
中药材“扭子菜”。生境分布:贵州、云南。性味: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止咳。主治高热,咳嗽。用法用量:全草1两,水煎服。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野...
中药材“披针骨牌蕨”。别名:万年青、克氏骨牌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501700m的林缘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
中药材“抓地龙”。别名:山文竹、糙叶天冬、毛叶天冬、霸天王、寄马桩。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低山的山坡。灌木丛中或田野、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河...
中药材“扭肚藤”。别名:白花茶、假素馨、猪肚勒、青藤子花。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
中药材“扭鞘香茅”。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以至西南等地。原形态:扭鞘香茅 多年生草本。有细韧的须根。秆直立,高50...
中药材“护心胆”。别名:红花鸡距草、紫花荷花牡丹。生境分布:广西。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湿热胃痛,腹痛泄泻,痈疮肿毒,目赤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