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丝瓜叶”。性味:苦、酸,微寒。功能主治:止血,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用于百日咳,咳嗽,暑热口渴;外用治创伤出血,疥癣,天疱疮。用法用量:3~5钱。出处:《...
中药材“丝瓜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鼻炎,副鼻窦炎。用法用量:0.5~1两。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详
中药材“丝瓜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咳化痰。腰痛,咳嗽,鼻炎,支气管炎。用法用量:1~2两。出处:《纲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丝瓜花”。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丝瓜子”。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润燥,驱虫。用于咳嗽痰多,蛔虫病,便秘。用法用量:2~3钱。别名:乌牛子(《纲目拾遗》)。出处:姚可成《食...
中药材“丝瓜”。别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
中药材“丝瓜皮”。出处:《滇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丢了棒”。别名:刁了棒、咸鱼头、追风棍、大叶大青。性味:辛、微苦,平。有毒。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中药材“丝瓜络”。性状:本品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淡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
中药材“丝点地梅”。别名:喉咙草。生境分布:内蒙古。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急性结膜炎,偏正头痛,牙痛,跌...
中药材“两色瓦韦”。别名:骟鸡尾、金星丹、七星花古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0003000m的高山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
中药材“两面刺”。别名:白马刺。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及云南等地。原形态:两面刺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
中药材“两面青”。别名:甲满。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肝炎,腹泻,胃痛,麻疹,高血压。用法用量:0.5~1两。别名:小姑娘茶(《云...
中药材“丝线吊芙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
中药材“中华里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700m的溪边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
中药材“中华赛爵床”。别名:杜根藤。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路旁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原...
中药材“中间骨牌蕨”。别名:石瓜米、仙人指壳、金星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林下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
中药材“丰花草”。别名:假蛇舌草、波利亚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空旷草地、山坡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
中药材“中华石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100m的山坡或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中药材“丽江山慈菇”。别名:益辟坚、草贝母。毒性:本品可使中枢神经麻痹,使触觉不敏感,给与大剂量则引起吐泻和肠出血。性味:苦,温。有毒。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