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Levl.; A. sherrifianu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3200m的高山及亚高山林缘、草坡、溪岸及沙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密毛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茎粗壮,稀有短匍枝。茎单生稀丛生,粗壮,上部分枝,有棱及沟,被卷曲或开展的长密毛,上部杂有腺毛。叶密集;下部叶在花期枯落;中部叶长圆披针形,长4-14cm,宽1-2.3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无柄,全缘或上部有2-3对浅锯齿;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长圆形或卵形;全部叶被密腺毛,下面灰绿色,被卷或开展的长毛;中脉在下面突起,离基三出脉及侧脉3-4对。头状花序径2-3cm,少数至数十个排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1-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约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先端尖,顶部常紫红色,下部被腺和密毛;内层狭披针形,渐尖,仅具腺,有缘毛。舌状花20-30个,舌片白色或浅紫红色;管状花黄色,裂片长1mm;花柱附片长0.6mm。冠毛1层,污白色或稍红色,有微糙毛。瘦果倒卵形,扁,两面各有1肋,被白绢毛,有时具腺。花果期9-12月。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