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与热的关系,或两者合攻人体,或湿邪久留不除而化热,或本身是阳热体质而令湿跟着化热。二者瘀结,流注关节则成湿热痹证,或是痛风。侵犯脏腑,可出现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等。所以有个名方:龙胆泻肝汤,主要就是清肝胆的湿热。
血热,邪热入血,情志郁结到一定程度化火,都可导致血热。血原本在脉中流,热可使血行流动加快,灼伤脉络,引起出血,发瘀。尤其再感风热邪气,煽风点火致热盛生风化燥,外发肌肤,出现红斑,丘疹,发痒等。
病机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相遇,尤其湿热血热均有热象,更可狼狈为奸,加之湿热瘀结久了,易随着地心引力往下,让人体下半身出状况,比如前列腺炎小便不利,或是阴痒,急性湿疹、结节性红斑,甚至痛风等。
清代高秉钧所著《疡科心得集》:萆薢渗湿汤,清热渗湿,凉血活血。可用上治上症。
萆薢、薏苡仁、赤茯苓、黄柏、丹皮、泽泻、滑石、通草。水煎服,每日1剂。民间祛湿热偏方。
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形状因来源不同而不同,但药用是一样的,苦而平和,味淡,是祛风利湿的佳药。湿气可入筋,湿盛可生疮,无论风病,筋病,还是疮病,都可用其治。
尤因其味淡质轻,就像一块白纱布,善于渗泄,尤善入于下焦渗湿热,难怪本方用名渗湿汤。
薏苡仁与萆薢相比,名气可大多了,可用于关节病,肠胃病,皮肤病等多种病症的祛湿热,舒筋,排脓。但薏苡仁竟然被医家定性为萆薢的使药,意思是跟在萆薢屁股后面颠儿颠的,帮助萆薢的效用再上一个台阶,难怪将萆薢放在第一位。
赤茯苓,与茯苓一样甘淡平,但其主要入于下焦泄膀胱湿热,破下焦的结气而行水。结滞之气也是一种阻隔的工具,易导致湿热瘀结。故赤茯苓与萆薢薏苡仁之祛湿渗湿相配,将清下焦湿热的工作深入了一步。
网整理发布。
丹皮和泽泻,是六味地黄丸三大名泻之二泻,另一泻是茯苓,而茯苓虽能泻肾浊,蕞为人所知的还是健脾利湿,赤茯苓则更善长在下焦行水。这三泻的搭配因赤茯苓而更具针对性。民间祛湿热偏方。
泽泻主要入于下焦清湿热,利小便,其极强的泻水力就像水坝开了闸。
丹皮清泄肝火,大家都知肝是藏血的所在,所以丹皮之清肝火,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结节性红斑、下肢丹毒,均与血行外溢有关,丹皮可用于治。
女性的私密部位均属肝经,比如湿浊滋生的阴痒如霉菌性阴道炎发痒,也可用本方清热凉血。若遇剧痒,可加浮萍、白蒺藜。
黄柏不用说了,清下焦湿热的名流,与苍术合创的二妙丸,能解下焦多种因湿热引起的病症。且其清之后,还对身体有补益之功。
滑石甘淡寒,利尿通淋,祛湿敛疮,无论前列腺炎小便不利,还是结节性红斑,湿疹,都可用上它,以其矿物类重坠,可加大清热利湿的力度。民间祛湿热偏方。
通草,泻肺,利小便,但又是下乳汁良药,产妇可用,所以是作用温和地往下通利湿热,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常用它。其用量在本方蕞少,主要取其通利,辅助它药入病位。
全方至此,清热渗湿,凉血活血的工作做到位。那么本方所治痛风,霉菌性阴道炎、急性湿疹、结节性红斑、下肢丹毒等,您了解吗?
湿热血热型痛风的类型,脚趾常有红肿热痛四大表现,且常呈突发性。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而本方之赤茯苓不仅利湿,还可入心安神。
结节性红斑,小腿伸出来的那一侧常有红色或紫红色炎性结节,有疼痛,慢性结节性红斑甚至可伴有关节痛。
下肢丹毒,所谓丹,当然是皮肤发红,发热,且迅速向四周蔓延,烧灼样痛。本病患病的时间久了,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这个水肿发生在腿部,则是俗称的象皮腿。
本方之用,常见于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的情况。且因清泄力重,常用于急性病症的治好,比如急性痛风,用本方尤其在合四妙散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网整理发布。
胃寒者用本方,可能会有消化道症状,可配伍陈皮或生姜等而治。
温馨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
关于民间祛湿热偏方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调理体内湿热的偏方 如何除湿热偏方大全 湿热体质偏方 治湿热的偏方大全 治体内湿热最有效的偏方
上一篇:清理五脏六腑毒素偏方有用吗
下一篇:养胃泡水喝的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