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一个接一个的天灾人祸,使广大人民的生活万分艰难。据《东汉会要》记载,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全国户数一千六百零七万户,人口五千零六万,到三国末年的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时间过了100年。人口却急剧下降。魏蜀吴三国合计,只有户数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户,人口五百三十七万两千八百九十一人,仅存十分之一。所以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黄河流域,在短短的建安时期化为一片大荒原。”确是“白骨蔽平原,千里无鸡鸣。”战乱,灾荒,疫病是人口锐减的关键。
据《晋书》记载东汉疫病时的情景,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和母亲同时感染了赤斑病(就是现在的斑疹伤寒),妈妈每天抱病来照顾孩子。第三天没有来,他问父亲自己的妈妈呢?父亲说外出了,他不相信,自己挣扎着爬到妈妈床边,发现妈妈已经被疫病夺去了生命,再喊也喊不应了。孩子伏在妈妈身上哭泣着也死去了。这是一幅汉代疫病流行的极其悲惨的画面,多么聪敏的孩子,多么慈爱的母亲,却因无情的疫病而双双夺去了生命。
网整理发布。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自然灾害异常频繁,仅仅是桓帝在位的二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发生17次、大水10次、大旱3次、蝗灾5次、大疫3次、大饥荒2次,使成百万的人民流离失所,饥民相食。汉灵帝时五次大疫流行,汉献帝时疫病更甚,死人尤多。当时的人民,不是被杀死就是饿死或疫死。王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的著名诗人王粲)因长安战乱疫病流行而在逃奔荆州的路上写了一首《七哀诗》描述路上所见的惨状“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中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所,何能两相完。”著名的“建安七子”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其余五人都亡于这次大疫中。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父子三人是怎样描绘这些疫病的。曹操在自己所写的诗《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与王朗书:“疫病多起,士人彫落。”他的另一个儿子聪明的曹植说疫气:“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者。”土单方书。
另据《续汉书·五行志》、《后汉书》和《荆州志》、《南阳府志》、《邓州志》等书籍记载,南阳当时是“疫病频起,民户顿减。”可见丧亡极其严重。
网整理发布。
赤壁大战时也是因为大疫在曹军中流行。曹操才被孙刘联军所击败。
东汉桓、灵、献三朝时,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天灾不断、疫疠四起。特别是灵帝建宁(165年)前后,疫疠漫延,波及全国,生灵涂炭。当然张仲景自己家里也有很多人被伤寒病夺去了生命,肯定也包括自己至亲的人。面对如山般压来的大疫。张仲景毫不畏惧,他以一位伟大医学家的胆略和气魄,同残害人民的大疫进行顽强的搏斗。
东汉中期,我国的传统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医学理论和本草学的创立,使其大大突破了民间医学的范畴,开始迈向正规医学的道路。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方面的诸多原因,特别是对临床医学的锻炼还未到火候,使传统医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表现有三:土单方书。
1.理论和实践未能紧密结合,在临床医学上发展缓慢。如《内经》中有关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针灸技术,介绍方药治病的仅有十一处,而且还非常简单,像治疗鼓胀、心腹满的“鸡矢醴”即鸡矢白一两(就是鸡屎上发白的一部分),米酒三碗,共煎,空腹热服。仍然未能摆脱民间土单方的范畴。再从《五十二病方》、仓公《诊籍》和汉简《诊百病方》来看,虽然使用了大量复方,但其方剂应用仍与医学理论结合不紧,还是停留在低级水平。
网整理发布。
2.医疗经验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后学者不易接受。从上古到东汉中期的三千年间,曾经有无数的医者从事防病疗疾的活动,他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大量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一直散在民间,犹如满地抛撒的珍珠,缺乏一线贯穿,即使是著名医家,从“神农尝百草”到董奉的“杏林春暖”(董奉是早于张仲景的一位名医,关于他的传说是董奉隐居庐山,为人诊病时从不收费,而是每看好一个重病人,让病家人在他居住的后山山坡上栽种5棵杏树,看好一个轻的栽种1棵,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春暖”的典故,所以以后的中医学也称作杏林)。其间有多少的宝贵临床医疗技术成果,真正得到系统总结的寥寥无几,这样就给后学者造成了困难,包括跟随他们的弟子,如扁鹊的9位弟子,仓公的六位弟子,在医学史上均不占什么位置。
3.神权迷信和道家学说仍然混杂于医学之中。在战国之前,医学基本上掌握在巫的手里,所以巫医不分,以致古代的医字下面还加上一个巫字(毉)。战国时期,特别是扁鹊周游列国时公开打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旗帜,使医与巫分开而初步建立了医学的理论。但由于医学理论的核心“阴阳五行”,并非医学所专用,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名辞,所以道家、阴阳家和政治家、军事家等都使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有的还以此来鼓吹神仙说。秦汉的统治者都崇信方士,梦寐以求长生不老,从而不断强化神权迷信,这个时期的许多方士也披着医生的外衣为皇帝和达官贵人们采药、炼丹、求仙方。秦始皇就是吃仙丹吃得五内俱焚,暴死于求仙的路上。方士和道士、巫师们一样用巫祝和符水欺骗病人,使许多人死于非命。而秦汉时期的医学也不可避免地被污染上一些神秘色彩,不少医学书籍中还保留着“祈祷、禁咒”和“唾祝”等唯心的治疗方法。
网整理发布。
土单方书。从上述三个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到,东汉以前的医学水平尤其当时的临床医疗技术,还不足以抗拒重大疫灾,所以在东汉末年的大疫面前败下阵来。但是,中国传统医学毕竟历经沧桑,并且建立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在朴素辩证法的指导下,一个划时代的变化正在孕育,它像躁动于母腹的婴儿,即将降生在多灾多难的人间。
勤求古训:勤奋地追求着古老的中医药理论。医学是自然科学,直接以人的生命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保障健康、防治疾病、增进寿命。因此,医疗活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社会现象,医学的产生反映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由盲目不自觉地尝试到自觉地进行医疗实践。
我们的祖先在同自然界进行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有着许多有关中医药的传说。比如神农尝百草。神农帝为了给百姓治病,亲自尝试各种各样的草药,在一天当中,曾中毒70多次。有的还传说,神农最后尝到一种剧毒的断肠草,终于肠子被烂断,为百姓和医药学献出了生命。这些传说是我国原始医学发展的曲折反映,也说明了人们在进行医学尝试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之所以有了这些代价才有了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有了让医圣张仲景为之追求的“古训”。在张仲景之前的古医书有著名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胎胪药录》、《阴阳大论》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现在还存在。《胎胪药录》、《阴阳大论》等早已毁灭于历史的纷飞战火中。
张仲景不仅全面继承发扬了中医古老经典著作的内容,继承了这些经典,他还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从古代的书籍中找出更多能服务于治疗疾病的内容。这。
关于土单方书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民间草药单方秘方书籍 土单方书籍电子书 中医单方全书 赵霖教授的书土单方 中医土单方电子书
上一篇:路路通治耳鸣的偏方
下一篇:百交不泄秘方一味药菟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