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白酒”,大部分人联想到的是功成名就的中年人举着酒杯滔滔不绝的场景。
过去几十年,我们对酒文化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两个字:高档。每瓶酒都在强调自己是古法酿造,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底,都地处粮食和泉水最优秀的地域,几乎每瓶酒祖上都是皇帝的亲戚,几乎每瓶酒都在千方百计做一件不太理智的事情:远离老百姓。
相对于众多酒企的傲慢与麻木,根植于重庆传统酿造工艺的纯高粱新生代品牌江小白,则凭借对消费情绪的深度挖掘,用直达人心的文案表达,为中国酒类品牌带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江小白开创小而美 ,小瓶酒、小投入、小传播、小营销就成了江小白的模式,并定位年轻群体,在战略上实现与其他品牌的区别。
酿造的是酒,我们讲的是情怀,并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品牌
现在一提到江小白,浮现在脑海的是它酒瓶上文艺的语录和清淡的酒香。大众对品牌的感知奠定了品牌在大众心里的印象。“文艺青年”、“青春小酒”……是“江小白”的品牌烙印。
通过以往的营销案例不难看出,江小白最擅长玩的就是“小众圈”。它2012年横空出世,一时间爆红,但跟其它酒企不同,它从不出现在各大卫视的广告中,很多人认识江小白是通过微博。
多年来,江小白瓶身文案,已经成为白酒行业一道独特的风景。
“跟重要的人才谈人生”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手机里的人已坐在对面,你怎么还盯着屏幕看”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
“一个人,喝酒不是孤独,喝了酒,想一个人是孤独”
“兄弟间的约酒聚会,应该无关应酬和勾兑”
“我把所有人都喝趴下,就是为了和你,说句悄悄话”
……
堪称句句经典,字字灼心。
初识江小白的消费者,最容易被它瓶身的文案所征服,看到它的文案貌似说的就是消费者自己现在的处境,给我们提供了情绪释放的理由。创始人陶石泉曾说:做一个有真实态度的品牌,来真诚对待消费者,对消费情绪的深度挖掘,用直达人心的文案表达,让品牌回归简单,品牌真诚跟消费者沟通。
重文案,重场景,采集年轻人不同职业的口语,抢占心智,把情绪场景与江小白酒画等号。
江小白的文案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对用户心智的足够了解。如何与粉丝建立起联结,这是很多品牌无从下手的问题。
“社群”和“社交”一直是互联网的焦点,粉丝经济变现和裂变式的口碑传播几乎基于这两点。卖“手机”的小米和卖“书”的逻辑思维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作为“一瓶酒”,江小白具备天然的社交基因。
长期关注江小白的粉丝都知道,他们每年都会围绕一个主题举办一场约酒大会,邀请粉丝参加,2016年的主题为“小约在冬季”。粉丝来自各行各业,每一个被邀请的粉丝又邀请了自己的朋友来参加,目的就是打造一场“现实版的朋友圈”。
用户是品牌创新的焦点。在粉丝运营方面,江小白通过场景化营销提升粉丝粘度,让“小聚小饮小时刻”的饮酒文化渗透进核心粉丝圈,再通过一系列营销方式做品牌粉丝到衍生族群的图层传播。而这一创新是基于年轻人饮酒态度转变的洞察。酒不应该是应酬的工具,而是真诚交流、情绪表达的催化剂。
“产品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原点,互联网是链接用户的支点”。江小白最新推出的“表达瓶”颠覆了以往“品牌说什么,用户听什么”的模式,通过H5让粉丝参与语录撰写,把发声的主动权让渡给粉丝,聚焦粉丝参与感,激发粉丝表达,让粉丝成为江小白品牌的主角。这也恰好与小米“参与感”的“三三法则”不谋而合。
“情怀”是现如今很流行的一个词,很多企业试图用“情怀”来标榜自己,实则是自卖自夸,霸王硬上弓。“情怀”卖不好,打电话的“锤子”也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而江小白被“文艺青年”看作是真正有情怀的产品,因为它深谙年轻人的想法,知道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品牌会“撩”,粉丝才会心动。
在《我是江小白2016》MV中,江小白锁定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其中梦想与现实的话题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这样看来,江小白不仅是一款酒,更像是文艺圈的资深“老炮儿”,通过引起青年的情感共振赢得粉丝的喜爱和信任。
目前影视剧IP植入成为大热,这是快速实现从粉丝人群到泛娱乐人群的一个传播途径。《好先生》《小别离》《火锅英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电影电视剧中陆续出现江小白的身影。
无论是亲情团聚还是兄弟聚会,酒都是必不可少的情感工具,既是为了剧情需要,也能够将观众的情感自然地移情到品牌。品牌随着这些影视IP的点击率和票房的飙升水涨船高,获得大量曝光,撬动口碑传播,实现IP粉丝到品牌粉丝的转化。
更重要的是,在首次传播完成后,品牌还可以将其中的重要场景单独剪辑成片段,结合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二次传播,例如江小白公众号在中秋节发布的推送中就植入了《好先生》的片段,紧密贴合“亲人团聚”的主题,引起不少粉丝的共鸣。如此多次重复利用,看似“偷奸耍滑”,实则一劳永逸,直到榨干其“剩余”价值,实现广告效应的复利。
纵观江小白的发展,这似乎不像是一个酒企,倒像是一个互联网企业。如果企业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产品就是球心。江小白以“酒”作为原点,每一次品牌传播,每一场品牌营销都是为这个空白的球体增加一个圆面,直到它成形、立体,滚动起来。江小白热衷于“染指”小圈子,看似毫无连接实则是有序聚类。
再回到“YOLO”音乐现场,这算是江小白在品牌营销手法上的又一次升级。我们都知道,曾经小众的“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如今让人趋之若鹜,民谣、电音、摇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当发现这些所谓的地下原创音乐竟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众多忠实的粉丝的时候,很多品牌才后知后觉。
“YOLO”嘻哈音乐节其实是江小白在粉丝经济上埋下的一个“圈套”,机智地将HipHop这块“无人区”变成“自留地”。在音乐现场,江小白顺势推出YOLO有路清淡型高粱酒,将重口味的“嘻哈”和清淡的“有路”作关键词捆绑,看似貌合神离,细细推敲:年轻人的表达之“重”在于社交行为之“轻”——酒,是表达情绪而非应酬的工具。
如此,“有路”就成了“嘻哈”的另一个标签,也为产品赋予了更多隐含的意义。
品牌借助各类IP打造自己的文化属性和商业标签,这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很多企业也会有类似的商业考量,但是他们不太敢尝试,不是怕动刀,是怕动错刀。不过江小白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挑战过的又何止一个音乐节?
上一篇:超燃文案(超燃的文案)
下一篇:图文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