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零售老板内参(微信ID:lslb168),作者:万德乾,零售老板内参独家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核心导读
?全联超市为什么成为全台湾多品类的销量冠军?
?全联在生鲜方面相比大卖场便利店有哪些优势;
?全联生活美学的广告文案创意为什么深入人心?
国内了解周边国家和地区零售市场的部分业内人士,非常推崇一些目前并未让国内舆论所熟知的零售品牌。即以美国Costco为熟知的代表,那些还不如Costco在国内目前业内熟知,至少大众消费人群还不了解,但已经显示出鲜明的案例参考价值的品牌。
日本折扣店之王,激安の殿堂——唐吉诃德算一个。这家在大阪市中心最著名的道顿堀店,一度打出让中国游客懵槑的“迎中秋、庆国庆”中文招牌,成为中国赴日旅游扫货、海淘代购人群的必选之地。
台湾折扣店代表,全联福利中心,可以算作另一个。这家在台湾起步晚于大润发一年的超市品牌,现在已经成为台湾最具家庭主妇喜欢的社区鲜食超市。家庭大宗囤货去Costco,日常饮食所需去全联,属于台湾西部南北城市带居民的日常稳固习惯。
大陆零售业的境外考察学习团,也经常喜欢前往这家公司走访参观。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全联福利中心。
大概念看全联全联福利中心(PX-Mart),全联福利社,全联超市……这是国内业界提起全联的几个常用概念,足见这个零售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就连起码的名称统一还不到位。为了便于介绍,下文统一称为台湾全联。
这家零售品牌的前身,属于台湾国营物质供应机构,即为军队、公务员、教职工等隶属公职单位的人员,提供生活福利品消费合作社全国联合社,简称全联社。为了便于理解,不妨将其理解为台湾版的国营供销社。
这是两岸在物质短缺、计划供给时代的特有零售产物。熟悉计划供给内在效率机制的人都知道,这铁定是个赔钱亏损的机构。1998年的台湾,几乎和内地在同步进行国有经济制的改革。全联在这一轮改革中,已经属于最后末尾的几个产业。2018年因为高雄市市长的人选变更,引发内地关注的台北农产运销公司(现在也隶属于全联),也属于台湾在民生经济领域改革的类似商业机构。
图为全联福利中心董事长林敏雄
全联福利中心晚于大润发一年创立。1998年10月,林敏雄接手了全联社,改造成今天的全联福利中心,定位于“既方便又便宜的大卖场”,第一家店开在台中市中山路(沙鹿二店)。公司现任董事长依然是林敏雄、总裁为徐重仁。今天的全联,带给全台湾居民的购买价值,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总结起来:低价折扣、独家好货、新鲜食品、随处便利。
如果你对比京东打出的品牌口号:多快好省。你会发现,零售业的核心优势,其实一直就是类似的这几个条件。只是不同公司在类似条件里建立的竞争区别在于:消费者感受的是多(丰富)、快(便利)、好(品质)、省(低价),商家端能不能收获到:成本、效率、盈利、口碑、可复制。
现在的台湾全联,属于非常典型的社区型生鲜类超市。截止2018年底,全联在全台湾有950家门店,遍布全台湾所有地方,包括最南部的垦丁小镇,或是金门岛。2018年总营收1200亿台币约合278亿人民币。北部(台北、新北、桃园等)城市单店面积偏小,不足1000平米。南部乡镇门店偏大,定位更为高端,满足当地习惯去传统市场的居民,当作高档商场逛购。
截止目前,全联已经在乳制品、零食、纸巾等品类上,成为台湾零售流通业的品类销量冠军。生鲜大类方面,也是全台湾销售冠军。
台湾全境(包括台澎金马)面积(36000平方公里)比海南稍大一些,大约只有福建的1/4左右。台湾人口(2300万人)略少于上海全境常住人口。
同时,台湾便利店两大品牌:台湾统一集团运营的7-ELEVEn便利店,目前有5300多家门店。台湾顶新集团运营的全家便利店,目前有3000多家门店。以这两项宏观大数据和台湾境内其他竞争品牌的对比发现,全联在全台的950家门店,并不算多。
即便如此,台湾的消费者依然有遍地都是全联门店的便利感。对比最小面积的便利店;以及最大面积的家乐福(台湾大卖场业态冠军)、爱买、Costco;或者同类超市的顶好、巧妇品牌。全联的特点,好像集合了以上所有同业品牌的优点,又避免了其业态的不足。
一句话形容:具有便利店的随处便利,具有大卖场的丰富便宜。
图为全联超市的卖场内景
台湾全联特别适合那种小型化的城市家庭,即成员在三口、四口的家庭。这些主要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家庭,日常一日三餐和家庭所需购买,有着非常典型的总特征:“单人购买、走路前往、即时需求、家庭品类”。
即不像Costco、家乐福那种需要全家出动,开车前往高客单价大量采购,适合家庭主妇一个人就进走路前往购买。但是又不像7-ELEVEn便利店那样,在品类数量和价格上不适合家庭所需。全联特别适合家庭主妇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品当中,那些“随时想,随时买,随时用”的高频随机且即时获取的购买。
一个浓缩版的大卖场,或是一个放大版的便利店,差不多就是认知台湾全联,这个社区超市主要特征的最佳角度。
类似可以“随时想,随时买,随时用”的家庭购买所需,大陆这边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由盒马、达达、美团、饿了么、叮咚买菜等同城即配履约服务商供应。如果对照国内类似实体零售品牌案例,大概只有上海ALDI具有类似的特征。
少子化,也是今天东亚国家和地区,城市中产阶层家庭普遍的成员结构。中国大陆的80、90后,也是第一批从小就以现代化、城市化生活方式长大的一代人。台湾在这方面的社会特征,稍微早那么几年。
小细节看全联类似全联这种社区超市对比大卖场和便利店的业态优势,其他社区超市其实一样可以具备。具体发现全联的模式特点得以成立的关键,还在于全联必须要做到真的低价,真的便利。
还是一句话总结:单店日销水平要高,单店覆盖数量要多。
1998年至2008年之间的10年时间,全联一直还在亏损摸索当中。那个年代台湾主要流通领导品牌,恰好就是今天被全联对比出来的便利店、大卖场在唱主角戏的年代。
因为在那个年代,便利店成为今天台湾70、80后,两代在他们年轻时期,天然彰显个人化消费态度的人群,所热衷前往消费的业态。大卖场则在综合一站式满足的低价竞争优势面前,横扫一切家庭日常购买所需。
生鲜蔬果,自然还是有传统菜市场的个体经营方式来供应。整个零售业在个人消费、家庭消费、生鲜消费方面,其实非常类似大陆同时期城市家庭情况。除了便利店的建设,稍微滞后一些。
2008年,台湾全联转型以生鲜食品为主的社区型超市。
生鲜食品在“全民均覆盖、日常且高频”两个经营条件上的优势,这是人所共知的。它所对应的经营条件,自然要在“低价、品质、新鲜、便利”四个维度上,只要能够做到并满足顾客所需,自然就具备供应比传统菜市场更好解决方案的生鲜品。
菜市场比标准商家欠缺的是品质一项条件,但在高分散个体经营的灵活打发上,具有比大商家在便利、低价,以及一对一熟人式服务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
因此,严格来说,供给生鲜的大商家,永远不能打败菜市场,最多只能做到两者共同生存。唯一能打败菜市场的,只有城市化进程下的城市规划。
同理,台湾全联决定在生鲜上作为逆势反超的武器,其实从一开始就把竞争对手定位给了菜市场,而不是其他超市、大卖场、便利店品牌。
只要在便利、新鲜、丰富度方面,做到和菜市场一个水平。然后在低价方面,略输于菜市场;品质方面,又略高于菜市场。全联的生鲜食品型超市定位,算是靠谱了。
为此,全联已经在全台湾自建了两个生鲜大仓(观音仓、冈山仓),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分货系统,全面采自动化设备,确保生鲜食品的新鲜度的物流保鲜时效。
图为全联的生鲜大仓外景
同时,全联在全台湾拥有三个生鲜加工基地(简称PC工厂)。具备ISO22000以及HACCP管制认证,技术直接引用自日本善美的超市生鲜技术,接近30间的低温保鲜室,将食材分区精密处理,特选CAS优良肉品逐批检验。
生鲜源头供应方面,全联采取了和欧美零售企业一样的做法:源头直采预定制。即从源头农田基地开始,就预定来年全年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的“包产包销”制度。比如全联的石斑鱼活鲜,就是在高雄永安石斑鱼产区做的特供定制养殖。从上游种植和养殖端开始要利润的生鲜零售模式,今天盒马在国内测试“订单式农业”——或者在欧美人看来属于工业化农业——已开始具有类似产业价值。
众所周知的是,台湾拥有在亚洲很先进的农产销一体化的农业技术和生鲜经济,台湾水果在大陆也是深受欢迎的农产品。全联能够转型生鲜食品型超市,也具有台湾大产业的上游供给优势。这点,如同阿里必须在杭州创业成功,一样离不开浙江在出口型小商品经济的产业优势。
台湾全联也是日本超市协会(AJS)唯一海外会员。全联共享了这个协会联盟在共同采购、商品供给、市场情报方面的资源红利。
图为全联售卖的日本超市协会的联盟商品
全联还是台湾零售业的内容营销杰出代表。“全联生活美学”,成为内地广告营销界非常认可的成功商业案例。广告欣赏,甚至成为全联官网的固定内容入口之一。
如果不算吹牛的话,截止本篇文章之前,中国大陆这边最为关注台湾全联的行业,居然不是零售业,而是广告界。感觉很诡异吧!
据说这是全联在2006年之前,一直鉴于经营不善的现状,无奈走的一条“弯路捷径”。
现在的全联,会有“全联生活美学”这种非常文艺范的平面海报广告。也有一直为台湾顾客熟悉的“全联先生”代言人。
此人完全就是一个“素人”(日语普通路人的意思)气质的小演员。这个名叫邱彦翔的演员,以面部表情木讷出名,出现在全联所有DM快报(居民楼投放的广告册)、营销活动海报等一切广告露出物。
图为“全联先生”的演员邱彦翔在推荐鲜食新品
如果你需要更进一步理解这种很“沙雕”的广告效果,不如借鉴现在流行在内地各大社区平台的“奥利给”表情符号,或者是此前卢正雨在《绝世高手》系列的假正经幽默。
全联先生广告,属于一种汉语文化体系的台式亚文化代表。如果稍微了解大中华文化圈的广告文化,大家应该知道,一个台湾,一个泰国,都是经常贡献剧情很“魔性”的广告发达地区。中国内地遍地类似“山东蓝翔挖掘机”的土味广告,其实全联先生除了亚文化之外,也属于台湾式的土味广告。亚文化和土味,两者之间从来不冲突。去看看今天的B站素材,就一目了然了。
全联还有其他系列的优质广告案例,比如这一类的生活态度式文案:“长得漂亮是本钱,把钱花得漂亮是本事。会不会省钱不必看脑袋,看的是这袋。”一直也很受台湾顾客,尤其是年轻白领人群的欢迎。
还有类似盒马今天在全年时令鲜食方面的商品运营案例。形成全联既是生活购物渠道,也是生活知识来源的消费者决策闭环。这些通过广告、商品、营销等运营方面的经验和策略,也是全联具备今天经营成果的必要条件之一。
台湾全联的模式,放在台湾去看过去20年的零售产业变迁,具有特别好的案例论证价值。这种价值在业态创新的参考性方面,不妨也为国内消费零售产业界看看,或许一样有所收获。
就像高鑫零售要在2020年转型生鲜食品型大卖场,不知道是否有对台湾全联的借鉴参考,
上一篇:网络软文案例(网络软文写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