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芦竹笋”。出处:《重庆草药》。性味:《重庆草药》:
中药材“芦荟花”。出处:《岭南采药录》。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血,白浊。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煎水洗。复方:①治咳嗽、咳血:芦荟花(干品)三至五钱...
中药材“芦荟根”。出处:《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功能主治:《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中药材“芫花根”。别名:黄大戟(《吴普本草》),蜀桑(《别录》),金腰带、铁牛皮(《分类草药性》)。出处:《吴普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芦莉草叶”。别名:红楠草(《广州植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广东、云南等地。原形态:芦莉草,又名:小苞爵床。 一年生草本...
中药材“芫青”。别名:芫青、青娘子、青娘虫、相思虫、青虫。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成虫常成群食害里生豆科植物,有假死性。 资源分布:...
中药材“芦竹箨”。别名:芦荻外皮(《圣惠方》)。出处:《药对》。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4.96~31.06%、戊聚糖15.75~17.59%、木质素37.42~3...
中药材“芦花”。别名:葭花(《尔雅》),芦蓬茸(《小品方》),蓬茨(《唐本草》),蓬茸(《本草图经》)。出处:《唐本草》。化学成分:含木质素18%,戊聚糖24....
中药材“芦荟叶”。出处:《岭南采药录》。原形态:①斑纹芦荟,又名:油葱(《岭南杂记》),象鼻草(《纲目拾遗》),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植物名实图考》),篾草...
中药材“芨芨草”。别名:枳机草、席箕草。生境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利尿清热。 花:止血。主治尿道炎...
中药材“芦竹沥”。出处:《重庆草药》。性味:《重庆草药》:
中药材“芦竹根”。别名:芦荻头(《岭南采药录》),楼梯杆(《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溪旁及屋边较潮湿而深厚的土壤上。分布西南、华南及...
中药材“花椒”。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性状:青椒:多为2~3个上部离生的小{骨}{突}果,集生于小果梗上,蓇葖果球形,沿腹缝线开裂,直径3~4mm。外表面灰...
中药材“花叶冷水花”。别名:金边山羊血。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各地温室常见有栽培、观赏。 资源分布:原产越南中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1540m。全...
中药材“芭蕉子”。出处:《食疗本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中药材“花叶矮沱沱”。别名:地黄连(《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花叶细辛、花叶寻胆(《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于中山地区。分布四川。原形...
中药材“花杜仲藤”。别名:有用花皮胶藤、刺耳南、刺耳蓝、花喉崩、喉崩癞、头钳模、眼角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间密林中及山谷、水沟旁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
中药材“花木通”。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西藏。原形态: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少数锯齿,上面绿...
中药材“花南星”。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
中药材“芭蕉根”。别名:芭蕉头(《分类草药性》)。出处:《日华子本草》。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分布山东以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原形态:芭蕉(《汉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