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催产草”。别名:牛尾草、六角草、细穗石松、树灵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林中的树干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
中药材“催乳藤”。别名:奶汁藤。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催乳。主治乳汁不下。别名:奶汁藤。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
中药材“元宝槭”。别名:五角枫。生境分布:东北、华北、陕西、河南、山东至江苏北部。性味: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腰背痛。用法用量:3~5钱,泡酒服。别名:...
中药材“光叶巴豆”。别名:抱龙(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密林、疏林、山谷、溪边或山坡的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及海南等地。原形态:乔木,高8...
中药材“偷筋草”。别名:四川报春花。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全草泡酒服。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3004500m...
中药材“光刺长突球”。别名:仙人掌、光刺乳突球、长突仙人掌、八卦掌。生境分布:广西习见栽培。原产墨西哥。原形态:茎球形,常簇生成群,直径达20cm,具圆柱形瘤突...
中药材“偏瓣花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疏林下湿润的地方及林缘、路旁、草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灌木...
中药材“偏叶白齿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树干上或岩石表面,四季均可生长。往往成片着生,群体厚达1.52.5cm。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陕西、青海、...
中药材“元宝草”。别名:合掌草、上天梯、叫子草、帆船草、对经草、叶抱枝、对月草、对月莲、大叶对口莲、穿心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米。须根纤细而短。茎...
中药材“光叶石楠”。别名:千年红、石眼树。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山坡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浇灌、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
中药材“光叶山黄麻”。别名:硬壳朗、滑朗树。出处:《贵州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路边或沟旁。分布贵州、广西、广东、江西、台湾等地。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
中药材“光叶海桐叶”。别名:一朵云叶。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间阴湿夺、山坡、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
中药材“光叶海桐根”。别名:山枝根、山栀茶根、钻山虎、皮子药。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间阴湿夺、山坡、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
中药材“光刺兔唇花”。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砾石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原形态:光刺兔唇花,多年生草本,高1525cm。根粗厚,垂直。茎多少直立,自基...
中药材“光叶闭鞘姜”。别名:牛尾巴茶、樟柳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600m的山地林阴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原形态:光叶闭鞘姜...
中药材“光石韦”。别名:牛皮风尾草、大石韦、石莲姜、岩莲鸡尾(《四川常用中草药》),大鱼刀(《湖南民间药物资料》)。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生境分布:分布四川...
中药材“光里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500m的山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原形态:陆生中型蕨类植物,植株高11.5m。根茎圆柱...
中药材“兔皮毛”。出处:《唐本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中药材“光裸星虫”。别名:沙虫、沙肠子、海肠子、星虫。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穴居在沿海潮间区滩涂内,以低潮线处量多。涨潮时钻出洞穴,也能在水中作蛇形游泳,以有机质...
中药材“兔肝”。出处:《别录》。性味:①《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