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德迅经验网(desoon.cn)小彪给各位分享旅游与寺庙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文化遗址类景区管理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文化遗址类景区管理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文化遗产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超常损耗问题。文化遗产的一大特征就是原真性,是指游客旅游体验后产生的对旅游吸引地或其某一方面的感受。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尤为关注旅游地的真实性,而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其原真性,只有保持浓郁的原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但中国的文化遗产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多数出现了超常损耗的现象,许多文化遗产资源因为旅游开发的不适当介入而过早的衰退,影响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在开发前几乎没有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造成盲目的开发与破坏性的建设。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使开发者只看到资源的经济价值,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业绩而出现短期开发行为,使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遭到严重损毁。
2.当地居民的定位。旅游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者的进入,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冲击,造成当地居民无法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在保护文化遗产和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之间徘徊。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部分村民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盖小楼新房, 装空调、太阳能, 致使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建筑文化氛围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瓷砖“厕所式”新房的数量剧增, 据实地考察, 宏村外围的古村巷已经是一片新房了, 走在街巷中, 耀眼的白色与灰色为主色调的徽州古建筑显得格格不入[4]。另外,诸多传统特色文化被时尚文化所同化,淳朴的民风在商业气息的熏陶下渐渐蜕变,手工作坊的数量越来越少,传统的手工艺品多是掌握在年迈的村民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如今专业人士只剩下600人,全国6个昆曲剧院团创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员培养及艺术创作均无力投入。
3.规划缺乏科学性。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不同,它的吸引物为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建筑、饮食、地方戏剧、习俗、历史等各种文化因素,但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不同不仅在于它的因素种类繁多,更在于这些要素并不集中,而是处于散落分布状态。
文化遗产因素的散落分布就对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中,就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对所有因素的挖掘和开发,对目的地内的各项因素进行整合。但目前对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普遍缺乏科学性,没能整合资源,难以营造当地纯正的文化氛围,导致游客不能对目的地的文化形成深刻体验。如在对宏村的旅游开发中,目前仅仅初步展示其建筑、水系、村落布局的文化内涵,但对徽商、徽剧、徽菜、新安哲学、徽州宗法制度等精髓游客却无从体验,达不到对当地文化旅游体验的目的
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保护和开发、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更为激烈。目前对于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主要存在企业主控和社区主导两种模式,但这两种模式也各有弊端,不能有效地解决旅游开发中的矛盾,不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而**主导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集合了这两种发展模式的优点,能有效地解决目前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文化遗产超常损耗、目的地居民定位和文化遗产因素散落分布的种种问题,不仅保障了目的地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带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http://qkzz****/magazine/1006-3102/2007/05/scxd200705162.pdf
[摘要]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世界各国的迅猛发展,使各国的旅游管理者深刻认识到,保护和开发宗教旅游资源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意义。我国既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又是一个宗教旅游资源大国。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充分利用我国优越的宗教旅游资源,开辟出极具旅游价值的旅游景观、开发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游产品,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习俗安排旅游接待活动,来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
[关键词] 宗教文化旅游业旅游资源宗教旅游资源
目前,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愉悦身心的活动,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旅游热在中国老百姓中正悄然兴起。而要真正搞好旅游业,就必须处理好旅游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二者如同鱼和水的关系。
在旅游资源中,宗教文化可谓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无论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宗教文化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宗教名胜所占的比例,在中国达到了55%”;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宗教名胜竟占了90%”。本文拟就宗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做以下分析。
第一,宗教文化与旅游观光。旅游观光是旅游者旅游的核心内容,因此,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各种宗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可供旅游者旅游观光的景点。如“佛教自公元前2世纪传入我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岁月在我国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佛塔、佛窟,留下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摩崖艺术珍品。我国甘肃敦煌莫高窟更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超凡脱俗的“仙境”。认为“人若成了仙,就可以到仙境生活,做到超脱生死,清虚宁静,自由自在,不被物累”。这个仙境并非仅仅指渺茫的“天国”,也包括人间的一些境地。而风光秀丽的名山胜地常常被道教认为是神仙所居之处和修道成仙的理想场所。因此道教有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几乎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纳入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唐朝时先后传入我国”,二者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没有佛教和道教那样以名山大川为其修行的场所,但伊斯兰教各种风格的清真寺、基督教各式梦幻般的教堂不仅吸引了大量非信教者的旅游观光,更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教徒最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总之,各种宗教在其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宗教名胜古迹,这些均成为了最具旅游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
第二,宗教文化与旅游产品。旅游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同样有着吸引力,因此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包括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旅游六大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大多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都会购买旅游产品,一方面来铭记自己的旅游经历;另一方面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另外,合理、有效地安排旅游购物活动,还可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趣味性。甚至有人将“旅游购物所占比重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既然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开发宗教文化这一旅游资源中,可以根据宗教文化的特点开发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而且也可以满足旅游者的购物欲望。例如,根据佛教的木鱼、进香袋、念珠等佛事活动用具开发出具有佛教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八仙”等各路神仙为题材开发出具有道教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文化为背景开发出具有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风情的旅游产品等等。这样的旅游产品开发不仅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而受到旅游者的青徕,而且还会使旅游者以心诚则灵的心理体验来接受这些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总之,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旅游产品不仅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具有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切莫小视旅游产品的开发。
第三,宗教文化与旅游饭店。旅游饭店解决的是旅游者在旅游中的吃住问题,它同旅游观光、旅游产品一样,在旅游业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旅游饭店中热情周到的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经营理念。然而对于特殊场合、特殊的旅游者还必须增加特殊的服务。如对于在各类宗教胜地开设的旅游饭店、接待由宗教徒组成的旅游团体,就必须要准确周到地为各类宗教信徒提供与其宗教文化相适应的设施及膳食,绝对不能对旅游者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所违反和触犯。例如,在以清真寺而著称的旅游景区开设旅游饭店,饭店必须具有专门供应牛羊肉的膳食设施,而绝对不能对其提供由猪肉制作的菜肴,否则会引起客人的强烈不满。再如在接待佛教徒时,应设斋饭,逢“佛成道节”应提供腊八粥等。遇基督教圣诞节时应制作圣诞树,举办圣诞晚会,分送圣诞贺卡等等。总之,旅游饭店应该针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旅游者,提供相应的饭店服务,这是旅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旅游管理者不应忽视。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旅游管理者还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一是利用宗教节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各宗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宗教节日,每逢节日来临,宗教信徒们便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他们心目中的宗教圣地以欢庆宗教节日。不仅如此,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一些符合人们心理要求的宗教节日,已扩展成宗教信徒和非宗教信徒共同欢度的节日,甚至发展为民间流行的节日,如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佛教的浴佛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等等。作为旅游管理者应该充分把握各类宗教所特有的节日活动,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参加到节日旅游活动中去,以此为契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对各宗教名胜的宣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知道,各宗教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名胜古地、令人景仰的著名人物、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旅游管理者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现代化的传媒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广为传播,来提高各宗教胜地的知名度,增强旅游爱好者亲临这些宗教胜地的向往感。例如人们根据电视剧《西游记》了解了火焰山、根据电影《少林寺》和《神秘的大佛》认识了少林寺和乐山大佛,通过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的宣传知道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的特殊意义等等,这些都必然促进宗教胜地旅游业的发展。
宗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世界,一方面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在短期内不会从根本上消除,这就决定了宗教将在人类社会长时间存在;另一方面旅游业又在我国正日益迅猛发展,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要重视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总之,宗教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繁荣中国的旅游事业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提 要:
中国佛教的特色,是在於把传自印度的佛教的基本精神,融会了中国的儒家的伦理思想及道家的放任自然,所以用清规来替代戒律,以适应中国人的道德生活;以重视智慧的开发替代印度的禅观,来诱导道家的放任自然。因此,既不会因持戒而成桎梏的宗教工具,也不会因了活泼而成浪漫的放任主义者。中国的禅者,虽不受传统形式的束缚,在自在活泼的生活中,表现出精进清净的修道精神,此也实即是释尊化世 本怀。
一、甚麽是中国佛教
众所周知,佛教并不是被限定於某一个特定的民族或国家的宗教,现在传播於世界各地的佛教,都是发源於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并且经过了长时间向各地的流传(注1)。 在这期间,由於要和各个民族国家所原有的文化背景相接触,进而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民族与文化的需要,以致於使得佛教沾上了各种的特质色彩。然而就佛教的基本原则来说,例如因缘论及因果律的观念(注2), 均普遍受到各地佛教徒的坚持,从因缘所生法的观点,便能使人舍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从因果报应的观点,更能使人肯定道德生活的重要性。倘若放弃了这些原则,它就不是佛教。
所谓中国佛教,它是依据印度佛教的原则或释迦牟尼佛的根本精神,再加上了中国本土儒、道两家文化的若干成份,变成了普遍受到中国人所乐意接受的佛教。
不过,从佛教初传中国,再等到中国本土佛教的形成,已经经过了三百五十年左右的孕育时代。所以初期的中国佛教,与来自西域或印度本土的佛教,没有什麽不同之处,例如像佛图澄(二三二~三四八)及鸠摩罗什(三四四~四一三)等高僧到达中国,不仅接引而且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中国佛教传法人材与高僧,例如道安(三一四~三八五),慧远(三三四~四一六),道生(三六九?~四三四),僧肇(三八四~四一四)等人的出现,始为佛教开拓了中国化的局面。也就是说,在此时期之前,中国人仅忙於接受从西域或印度翻译过来的佛教文化,经过三百多年的学习与研究,尤其在与中国儒家及道家的固有文化不断的竞争与比较之後(注3),这些杰出的佛教高僧们,便大胆地面对佛教的教义,作了重新的评估,并给予崭新的解释。魏晋时代的格义之学,便是一种实例(注4)。所谓中国化的佛教,也就从此诞生。
当然,中国为吸收印度佛教所作的翻译工作,是从第二世纪开始直到十一世纪时,历经约千年之间(注5),一方面将佛教变成中国化。这种工作一直做到第八世纪时,便有了很大的成就,甚至达到圆熟阶段(注6)。同时也在陆续地将发生於印度当时的各种佛教典籍,翻译成中国语文(注7)。
有关中国化的佛教,可以列举者有净土、天台、华严、禅宗,尤其从宋朝以後的净土与华严,事实上已和禅宗合流(注8),天台宗也没有特定的教团(注9)。大致上不论任何一派的僧侣,都得遵照佛陀所制订的戒律如法奉行,直到百丈怀海(七二○~八一四)时代,禅僧也多住在律寺(注10)。不过,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宜他们自己所修行的方法和经论。对於禅僧自成一个教团的情况,那是从百丈怀海树立了禅宗生活规范的丛林清规之後(注11)。
百丈怀海大师的丛林制度建立之後,佛教的中国化,才算圆满成熟。可是,从对教义的自由发挥,到僧侣生活方式的大胆改革,已经经过了四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经过许多高僧大德善知识的努力,而最後的集大成者,却是禅宗的人物。然而在禅宗大成就的四百年前,道生法师就已经主张顿悟成佛及众生皆有佛性,结果被当时的众僧认为是邪说,而遭受驱逐的命运(注12),那时距离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注13),尚早了一百年。四百年之後,怀海创立从事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时,也被时人骂为破戒比丘(注14)。对於这两个突破传统旧观念的例子,正代表了佛教中国化的特色,禅宗的人物可谓为是集结佛教中国化的大成,所以禅宗也就代表了超越性的中国佛教。
二、禅观的佛教
禅,日语发音为zen,中文发音是ch’an, 印度俗语为jhana ,雅语为dhyana。从修行禅的行为来说,可译其义为静虑,从禅的实体来说,可译其义为定,从修行禅的结果来说,可译其义为功德丛林。
禅乃中国通用的名词,是梵语禅那的简称,在印度多叫做瑜伽(coma),禅那的语根是由思维或静虑而来,是用来统一身心的修行方法。在印度思想史上的使用法颇不一致,佛教的密宗,即将修行的方法,称为瑜伽(注15)。佛教的唯识学派,也以瑜伽为名(注16)。它的意思是「相应」,即是用数息观等方法,把散乱的心念收摄,集中一境,专念一物,使心与正理等相应。从佛教立场看它,它就是舍摩他(止)及钵舍那(观),佛教以外产生於印度的宗教中,即有一派被称为瑜伽派(注17),然其内容及观法的对象,显然不同於佛教。总之,瑜伽是人们透过静坐修禅观的方法,得到三昧,显露与自性相应,或外道之神与我相应冥合的宗教经验及其过程,即为禅定。
佛陀出现人间的目的,是在帮助人阐发本自具足的自性或佛性。佛陀在杂阿含经中对於禅观方法的修行指导均有广泛的说明,这便是构成原始佛教经典的主因。
自佛教初传中国,以迄佛教成为纯中国化的事物,佛教徒们所从事的工作,不外乎对於三藏十二部圣典的修行方法的传译、学习和发挥。这些修行方法,可以归纳为「禅数」、「禅观」、「止观」、「念佛」等方法,这只是针对众生不同种类的根机,其作用都是相同的。
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三无漏学,其重心是著重在禅定的修持法门,从受持五戒(不杀、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为修习禅定的基础,修行禅定的结果,便能阐发本自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了断烦恼,所以禅定是休止烦恼的途径,而戒律能预防烦恼的发生。关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戒是修行的基础,慧是修行的结果,而禅定才是修行的重心,所以天台宗的集大成者智 大师,将修习止观,称为「正修行」。在正修之前的预备工作有二十五项,称为二十五方便(注18)。可见,从佛教的化世功用来看,除了禅观,就没有佛教。
三、禅观在中国的变迁
禅在印度、在中国,都是佛教徒们所共同修行的法门,虽然在梁代慧皎(四九七~五五四)的高僧传中,记载有共计二百五十七篇传记,但是在其中也仅举出二十一位僧侣是修习禅观之人,不过,这并不表示修习禅观的人太少,而是仅仅为了说明修习禅观而不兼宏教义和翻译经典者的人数并不多。到了唐代道宣律师(五六九~六六七)的续高僧传中,修习禅观的人数却急速增加,而有一百十九人。这两种高僧传对於禅僧的类别与标准,也显然不同,前者认为中国初期的禅僧,是和印度佛教的头陀行或苦行者相同,他们依法修行,隐於岩谷,林间,常与泉石草木为伍,他们能够摈除鬼魅,役使猛虎(注19)。可是自第六世纪中叶(梁代)以後,对於禅僧的类别与标准,便大异其趣。例如开创天台宗的慧思(五一五~五七七)、智 (五三八~五九七)、灌顶(五六一~六三二),自祖至孙三代,均被道宣律师收入禅僧之列。在这时期对禅者的定义,是除了对於教义的研究与发扬之外,尤其对於禅定的修行与宏扬,具有很大的贡献者。但是在当时,尚未听说有禅宗的名称。至於将修行禅定的人们,立为一个宗派,而称为禅宗,乃是第十世纪(宋初或稍前)时才开始的事(注20)。
若从禅的修行结果来考察,从印度传到中国的初期禅法,是主张渐修和渐悟的,认为由於修行者的功力是有强弱,时间有长短,所悟的自性空理,必然也有深浅的不同。故有小乘的声闻缘觉、和大乘的菩萨等三种等级的分别。这与印度佛教所持的态度是一样的。
到了第五世纪,道生法师出世,依据他自己的修证经验,便大胆地提出了「顿悟」成佛的主张,他以为修行的入门处,固然可有三种等级之分,可是当他们亲证法性理体的本然自性时,其所体验到的自性,与佛所体验的,乃是完全相同的。这种思想论点的产生,在中国本身,正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早已有儒家及道家的文化背景。依据谢灵运(三八五~四三三)对道生顿悟思想的评介时说,他以为印度佛教是讲求实证,可是却仅止於渐悟,中国儒家的孔子虽说了一极顿入的道理,却不能做到亲切地实证。道生则取其两者之长而舍两者之短。渐次的精进而到豁然大悟时,那就会「纷累尽矣」。此与後世的禅宗所说的「参学事毕」的见解,是颇为类似。只是在道生之前,已有支遁(三一四~三六六),主张七住位上顿悟之说,道安也有渐修顿悟之说,但是均未达到大顿悟的说法。不过这对道生来说,应当具有启示作用。支遁原本是一位研究老庄的专家,并且曾经用老庄的思想来注解佛教的般若空义。道安也曾在其著作中,引用老子的语句,这是受到当时格义风尚的影响。可见,虽在楞伽经中已有「顿现」之说,不过像道生那样的大顿悟(注21),应该是受了中国儒家及道家的影响,也可以说,透过中国传统的固有思想,才将佛教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再从禅的修行方法考察。我们知道,佛教的宗旨,是教导人们透过修行而获得解脱的方法,修行要从日常的道德生活如基本五戒著手。受持五戒,固然是为了避免造作更多的恶因,以减少将来接受恶果报应的可能性,但是也正是为了修习禅定的先决条件,持戒是禅定的基础工夫。戒、定、慧的三学之间,经常保有连锁形态,是无法加以分割,也可以说是缺一不可的。
诚如前面所说,禅是修行方法的重心,禅的异名也有好几个。在佛教初传中国的时期,甚至到禅宗最初的几代的祖师之间,都将它称之为禅观,尤其更侧重於观法,这都是由於受到初期禅观思想的影响。譬如第四世纪时的大师们,均应用般若空慧,来讲禅观的内证经验,因此便用观行一辞来作为修行方法的命名。譬如菩提达摩的「破相论」,又名「观心论」;他的「二行四入」,又被称为「四行观」或「大乘壁观」。第四祖道信(五八○~六五一)有「坐禅观心」之说。四祖的弟子法融(五九四~六五七)则有「无心绝观」之说。因为修止可得定,修观能生慧,所以大乘禅者便以智慧的悟境为目的,故以观门的方法为著眼点,不过这并不意味著不用止的工夫。
最足以注意的,就是天台宗的三祖智 大师,对禅的弘扬,曾分为**:
(1) 渐次止观:在他三十余岁时,便以修「禅观」来统摄一切佛法,他将印度佛教中的诸种修禅观的方法,作了极细密的整理,和极忠实的介绍,并且加以有层次的排列而总集成篇,写成一部共计十二卷的「禅门修证」,又名「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注22)。
(2) 不定止观:这是他中年时代,所写的一部一卷「六妙门」;又有「小止观」一卷,又名「童蒙止观」(注23),即今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此二部小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浅深不定,能大能小的修习止观的坐禅方法。告诉你在修禅定之前,应该如何作好准备工作,要具备那些条件;在修行之时,应该如何收摄心念,应该如何调理身体;在行、住、坐、卧、日常生活的四威仪中均可修行,而且应该如何对机修习;在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怎样的身心反应状况,譬如有的会发起善根,有的却显露魔事境,有的却显发禅病,应该如何一一地加以对治、调养、觉魔、治病以及要修证到何种程度时,才可被称为证悟等。让初机人於坐中修习止观,如坐中得益後,再历缘对境修习。
(3) 圆顿止观:这是他晚年时代的思想,他应用「止观」法门来统摄一切佛法,这是他自己所独创的圆顿禅观妙法,他为了不再依据印度佛教的观点,所以在荆州玉泉山完成了这一部共计二十卷的「摩诃止观」(注24),其特点是著重於教义与禅观并重,也就是将理论和实践合而为一,称之为教观一致论的修行方法。他具有印度大论师的严密组织力,而且也有印度大瑜伽师的风格,因此他将修行的方法,作有系统、有层次及有条理的说明和规定。然而对於修行的方法经过理论化及条理化之後,修行起来反而越不容易得力,以致「摩诃止观」这部圆顿止观,事实上并没有受到普遍的运用。
虽然,智 的禅观思想,与後来禅宗的面目并不相一致(注25),不过他所阐述的禅观三阶段,却说明了中国禅观方法的演变过程:也就是由印度的禅观,由此过渡而又脱胎成立了中国人自己所阐发的顿悟法门。何况後来的禅宗,虽说向上一著,不假攀缘,唯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而在初学入门时,像「小止观」与「六妙门」(注26)之类的方法书,还是有助於走向顿悟之门的工具。所以,道宣律师在编写高僧传,把他算作禅师,不无道理。
四、禅宗的特色
所谓禅宗的特色,即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也是深受中国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特色。中国文化的背景,总合言之,乃是以儒家及道家的思想为两条主流。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和社会关系,道家重视个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调和与统一。儒家的勃起与活动,大多在气候严肃的黄河以北地区,道家的摇篮是在中国南方,气候温和,具有山川的美景及丰饶的物产。这是由於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培养之下,才产生出两种性格不同的文化背景。
禅宗,就是要设法适应中国这两种不同的人文环境,才产生了崭新的佛教面目。我们知道,在印度古代的宗教领域中,就已经具有极端的苦行主义,及极端的享乐主义。释迦牟尼,综合了这两种极端而倡导不苦不乐的中道主义。佛教到了中国,为了顺应儒家所注重的伦常关系与道家放任自然,便以戒律精神来配合儒家的道德生活,复以禅定与智慧的内容,诱导道家的自然主义。戒律,使得佛教徒的生活,正直清净,禅定与智慧,能使修行者的内心,获得宁静自在。因此,习禅者就不会因为放任自然,而变成逃避现实或玩世不恭的消极份子,也不会由於拘泥於戒律的细则,而变成 化的宗教工具。让他们在活泼自在的生活之中,仍然能够表现出精勤肃穆的修道精神。禅宗的大师门,否定一切形式上教条上及思想上的偶像观念,强调以保持「平常心」(注27)为修道者的原则,并以恒常的平实心,去过平常人的正常生活。禅师们纵有超乎寻常的宗教经验和能力,但是却绝不轻易表露。所以在禅宗大师们的生活形态和观念,与中国初期的禅观相比,迥然不同。
又由於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自古以来,除了仕宦及营商的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过著农业社会的经济制度,以农耕为生,虽然有部分为逸世的高人隐士,也是以躬耕於山野之间为其谋生的方法,若非灾荒,或懈怠懒散之徒,绝不会沦为乞丐。当佛教传入中国後,佛教的僧侣们,便改变印度那种依靠沿门乞食为生的修行方式,也不能长期依赖**的供给与施主们的供养,尤其是每当遇到**的宗教政策有了变更,或社会经济情况发生了不景气的状况时,中国佛教的僧侣,便会面临无从谋生之苦。倘若仅仅依赖**政策的支持或信徒的布施来维持的话,那麽每当受到生活方式的考验时,便会趋於日渐没落的地步,因此企求自食其力的山林佛教,便应运而兴,那便是百丈怀海所倡导的丛林制度的农耕生活,他们以垦植山林农田为主要的生活资源,信徒的布施则属于其次。不过怀海禅师被在当时的守旧之徒,骂为破戒比丘,因为他们认为,应该过著印度僧侣以乞食的方式为高尚,所以不主张以任何的其他方式去谋取衣食之需(注28)。可是,自唐末五代(第九世纪)以後,佛教尚能在中国绵延发展,这些就应该说是受到怀海禅师所创的丛林制度的农禅生活所赐。
五、平等简朴的丛林生活
由历史文献的记载,让我们得知,禅宗的四祖道信(五八○~六五一)五祖弘忍(六○二~六七五)的时代,禅僧的生活,僧经有一次大的变动,已由散居独处,而变成群聚在大师们座下的徒众,因此经常跟随著他们两位共住的大约有五百余人到千余人左右,甚至在同一道场修行的有长达六十余年之久。而且我们从文献中加以研判得知,当时他们的生活来源,已经能够过著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踏碓舂米,田园种植,农地耕耘,以及采薪破柴等工作,均由寺庙大众共同执役,同时也订立一套僧众共同生活的规约。由此类推,便可得知,由百丈所订立的丛林清规,其实早在禅宗四祖及五祖时代,已经具有了一个刍形(注29)。
对於丛林寺院中习禅者的生活,也一扫虚浮繁华的建筑形态,更革除了咬文嚼字的经教研究,不拘印度传来的风俗仪节(注30)。他们不设佛殿,不供佛像,唯构法堂,四众弟子并没有私人的寝室,大家同住於禅堂,而卧身之处,即是坐禅之所,职事们的寮房,乃至住持大和尚的方丈室,是办公及个别施教的说法场所。丛林中也准在家人共住,只要是有心参禅并准备出家向道者均可。四众的衣、食、住、行四威仪无别,只有僧俗的形相有别而已,根本没有优者厚劣者薄的上下阶级之分。他们唯在上殿说法时,披起象徵僧侣身份的袈裟,执劳工作时,禅堂修行时,一律都穿随俗的唐服(中国服装)。除了剃光头,便与俗人一样。
在他们的日课之中,规定最严格的是「普请」,上自大和尚下至每一个住在寺院的信众,除了病假及事假之外,均应普遍地被请到各自应作的工作岗位去进行劳动生产。怀海本身也严格地实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信条。由於寺众都能自耕自食,不必像印度僧侣那样地,不简荤素,乞得什麽便吃什麽了。而且丛林中严格规定,荤腥与酒,不得进门;日中之後,不再进食。寺中经济绝对公开,财产不属於私人,倘若在用之於大众的简朴生活所需之外,尚有余力时,便可以用之於社会的慈善救济事业。而且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生活的规范,情节重者,集合大众,先用杖打,继之则烧掉他的衣钵道具,再从偏门将之逐出寺外(注31)。
像这样的禅者生活,既能适应中国人的社会环境,又能不违背释迦牟尼佛所传的佛教精神。事实上,这反而更能有效地把佛陀教化世人的根本精神,从现实的生活之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让四众弟子都能过著清净、和乐、任运、自在、精进、平等、慈悲、少欲、知足的生活,不重形式,不走极端,随方随时,随缘施教。
佛教是重视理性的信仰,所以它有许多的教典,而且不断的反覆阐明佛陀的本怀。不过,究竟的法性、佛性、或自性,绝非以言语文字所能表达,也绝不能经由语文结构而成的教典中所能见到,所谓向上一著,就必须从禅定的修习,来亲自体验或印证。因此,禅宗的大师们,便把经典中的理论,称为葛藤络束,反而是禅宗修行者的一道障碍。不过禅宗并非一定要排除经典不可,例如菩提达摩,开示二祖慧可,应依据四卷本的楞伽经来印心(注32);而且到了五祖弘忍大师时只是更改以金刚经来印心(注33);一直到唐末宋初(第九世纪)以後,中国禅宗兼重圆觉经(注34)及楞严经(注35),尤其是作为一个禅宗的大师,在其开悟後,仍须多看经教,修学一切法,以广度有情众生,例如禅宗有两部好书----临济录(注36)、碧岩录(注37),其活用经教之处,可谓极多。
六、由禅宗所提供的启示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国的禅宗,是既能摆脱宗教形式的束缚,又能过著精进朴实,自力谋生的修道生活。既可不受宗教理论的限制,又可不废弃经典教理的活泼运用。
而且深受禅坐训练的人,其所获得的利益是多方面的,仅仅就打坐盘腿的姿势便可以有益於身体的健康,而止观方法的应用,至少也能令你的情绪获得安宁。所以,习禅的初步效果,就是要令身心的健康获得平衡与稳定(注38)。至於最令一般人所感到神秘与好奇的就是所谓开悟的宗教经验,只要你能无条件的去深信一位高明禅师的话,并依据他对你的指导方法,毫不犹疑地修行下去,只要机缘成熟,便会有亲自体证得到的一天。不过根据高僧大德们的经验,对於开悟的基本条件,就是先要抛弃自私自利的小我,破除了责任感或使命感的执著,自然可以进入无人、无我毫无 碍的自在状态时,才算悟境现前,到了那时候,你的身、心、世界、都会现出清净、美、善、真实和充实、圆满无缺的新气象(注39)。因此,禅师们首先要帮助你的,就是要去除你身心的障碍与病态,比如自私、骄傲、自卑、怯弱等不健全的心理,因为这些都是进入悟境的最大障碍。最後,我们可以确信,唯有深受了禅的宗教经验的人,才能获得身心的真正健康,也才是一位真正能披露自己的人。所谓有了真人才能真知,因此他才会衷心确认生活的意义及努力的方向与究极的目标。
是客运总站吧。客运总站的话,可以坐去少林寺的客车,然后告诉司机你到永泰寺下。
如果你是在客运西站下车,也可以坐去少林寺的客车,也路过。
不要坐出租车,不要坐私家车。
师父的师父称之为“师祖”;师祖的师弟被称之为“师叔祖”。在寺院的地位就很难说了。看“师叔祖”任何职位。职位不一样,地位就不一样。
寺庙园林的文化景观资源包括了寺庙园林的布局以及周边环境,内部各种建筑的样式、格局以及装饰小品,寺庙保留和珍藏的佛教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寺庙之中的雕塑与壁画以及悬挂于大殿之上的匾额和楹联等。目前大多数寺庙园林景区对于这类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往往采用简单化处理,开发力度、措施不当,主要表现在:
寺庙建筑保护方法简单;
不尊重原有寺庙园林格局,破坏了寺庙园林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没有注意到对寺庙园林周围环境的控制,如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
商业化严重,宗教文化教育功能不足。
运用旅游规划中关于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旅游容量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对寺庙园林规划、旅游开发实践进行指导。远景设计研究院规划之前,都是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献和收集相关资料,对寺庙园林景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容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分析,以指导景区作出适宜的市场定位,并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的。
我国宗教旅游资源有六个特点,详解如下: 一、简介宗教旅游资源: 宗教旅游资源是指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并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各种宗教事物或现象的总和。它的种类与内容非常丰富,从大的方面看,既有物质性的,又有观念性的和行为性的,具体而言,则包括宗教圣地、宗教神迹、宗教名山、宗教建筑(寺庙、宫观、教堂等)、宗教文化艺术、宗教礼仪、宗教活动(佛事、法会、节庆)、宗教饮食、宗教名人等等。 二、我国宗教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宗教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备普通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和谐等特点外,还具备白有的许多特点。 (一)境界玄奇、神秘 这是宗教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根本之处。宗教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对超自然、超人间、超现实力量的崇拜与信仰。从宗教教义到宗教建筑到各类宗教艺术、仪式、活动、宗教用品以及那异常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故事等,宗教的各个方面都含有虚幻、想像、夸张、荒诞成分以及超现实世界的神秘感。这使宗教旅游资源带有强烈的玄奇、神秘的特征和氛围。 (二)文化底蕴深厚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的内涵。而宗教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般都是宗教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多种因素的互动及长期积淀才形成了现存的宗教旅游资源。所以,它们既具有宗教内涵,又具有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艺术、民俗方面的深厚底蕴。 (三)文化倾向性强 文化倾向性是指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文化、意识上的倾向和诱导作用,它是人文旅游资源区别于自然旅游资源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点在宗教旅游资源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幽静的环境,深邃幽暗的殿堂,缭绕的烟雾,神态安详的塑像,神奇的壁画,舒缓的音乐,深沉悠扬的经声佛号,这一切形成一种强烈的宗教氛围,容易使人不由自主、不知不觉间产生一种超脱凡世的感觉,对人的意识具有明显的倾向和诱导作用。 (四)知名度高,影响广泛 宗教旅游资源大都影响广泛,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这对于旅游开发极其有利。其知名度和影响首先来自于宗教传播,其次来自于历史上统治阶级对宗教的重视与提倡,还来自于社会名流、文人学士的游览及其所创作的相关文学、艺术作品,这些文艺作品扩大了宗教旅游资源的影响,提升了其知名度。 (五)层次丰富,综合性强 宗教旅游资源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资源,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性资源;既包括各类静态资源(圣地、建筑、艺术品、文物),又包括各类动态的资源(仪式、修炼活动、节庆活动),可提供多种形式的游览项目和活动方式。 (六)旅游基础深厚,历史悠久 许多宗教名山在历史上早就成为民众的朝拜圣地和游览胜地,而许多寺庙道观在历史上既是宗教场所,也是百姓娱乐活动的游艺场所,担负着地方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的功能。寺庙用于旅游的历史相当悠久,旧时寺庙旅游的内容已相当丰富,主要有降香拜神、观光寺貌、参观寺藏、聚餐饮酒、观戏买物(庙会)、观灯赏月、品茶闲话、纳凉避暑等。
可以分成两面来看:一是:对于自身文化方面。包括自身文化的认识,继承与发扬。二是:对外而言,既是提高经济,又是向外宣传自己的文化与精神,做到极大地促进自身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坏处 1、一定程度上破坏当地文化。例如出现伪民俗这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为了配合旅游,将许多民俗商业话,例如傩戏等。本来只是在特殊的节日举行的特特殊仪式,现在为了迎合游客需要,有些景区就开发了这个节目,每天均上演,已失去其原本的含义。2、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目的地人们的生活。甚至出现旅游民族。旅游民族就是当地人民以旅游资源作为市场资源进行获利的一种现象。例如,在云南某山村,由于旅游开发,,本来应该是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的当地的少数民族人,开始改变其行为,不再耕种,而是为游客服务,例如,提供合照照相服务。总之,她们变成了旅游业发展的附属品,也不是旅游业发展依托的主体。总体上来说,旅游给当地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商业化,盆景化。
上一篇:蓟县盘山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