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德迅经验网(desoon.cn)小彪给各位分享威镇在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威镇海疆这个词的意思(威震边疆的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摘自:好搜百科--南海龙王 院内供奉1.9米的南海龙王原身像,“头顶王冠生龙角,赤发长髯,浓眉睿目,双耳垂肩,虎鼻朱唇,龙须横出,慈祥威严,身穿龙鳞金甲,肩披龙纹披风,手扶镇海宝剑,足践双蛇,迎风伟坐于海心浪涛之颠”,以护卫国土,威镇海疆,燮理阴阳,润济万物,兴云布雨广利天下。
明朝
威镇阁俗称八卦楼,坐落在漳州战备大桥桥头左侧,始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漳州府志》记载:“明神宗成历六年(1578年),漳州知府罗青霄以巽隅洼甚;乃撤城上旧楼,建层阁。”
漳州市,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城市象征-威镇阁,东北与泉州和厦门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毗邻。漳州市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21个少数民族。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在明朝清朝时的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地方之一。漳州的南靖、平和、云霄、诏安等县还有不少客家镇、村,有客家人几十万,使用受漳州话影响的客家话。
漳州龙佳生态温泉山庄
龙佳生态温泉是漳州最著名、水质最后的温泉山庄。龙佳生态温泉的水质很好,对美化肌肤有着很好的作用。龙佳生态温泉还有动物园,可以在泡温泉之前,在观赏动物园,然后再去温泉泡泡解除今天的疲劳。
漳州南靖土楼
1.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2.世界第一流的生土建筑
3.1000年的悠久历史 4.世界文化遗产
南靖土楼土楼建筑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漳州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漳州东门屿
漳州东门屿又称塔屿,位于东山岛铜陵镇东侧,整个岛屿呈“工”字形,面积80.514公顷。因其汇聚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之美,而被人们喻为“海上仙山”。与温州的江心屿、厦门的鼓浪屿、台湾的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
塔屿的几座山丘蜿蜒逶迤,千姿百态。南部天然洞壑,形态各异。中部有优良的海滨浴场。北部有东明寺已及天然沙滩、洞穴,景色优美。
……
还有漳州东山岛风动石、 漳州鹅仙洞、漳州云洞岩、漳州乌礁湾、漳州南山寺、漳州二宜楼、漳州九侯山、漳州东山关帝庙、漳州凤凰山、漳州长泰马洋漂流、天福茶博物院、漳州滨海火山、漳州红树林、漳州海底森林、漳州花博园、漳州三平风景区、漳州赵家堡、漳州百花村、漳州南靖乐土雨林、漳州田螺坑村、漳州东山岛、福建华盈盛世桃源、福建长泰漂流、漳州马銮湾、漳州陈元光墓、漳州华安土楼、漳州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等等,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辕门前的战鼓咚咚的响起,关羽(字云长)暂停喝酒施展英勇的本事,在酒还没冷的情况下就把董卓的大将华雄给斩杀了。
修改回答
右上角不是有XX大学的字样么,你可以试着搜一搜这个大学还在不或者现在改名为什么的了,一般就可以搜到地址了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板书)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板书)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威镇阁,俗称“八卦楼”,原建在东南城隅墙上。阁上都用宽长同样的长方石系,铺成八角形状,每角的石系上刻着方正大字的八卦纪形字:如�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因此又名“八卦楼”。
相传始建于宋朝,朱文公莅漳时,以威镇阁,与芝山巅峰的威镇亭遥相对峙,势若华表撑立,威镇芗城,驱邪扶正,形成一方风水。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知府罗青霄再予修建,鉴于城东南巽位地势低窿,于是撤掉城墙上的旧楼,加上一层,依旧制取象八卦,八窗玲珑,登上斯楼,丹山芗水尽收眼底,历史风云皆涌胸头,为郡治增胜。
一、夏、商、春秋、战国 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春秋时期,分别属吴国、楚国,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多有变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 商代设艾侯国,建都于修河上游,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一带;武王克商后,除艾侯国,设艾监。 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在分封诸侯国之外,出现了县邑,江西境内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辖区范围大致与艾侯国、艾监相等。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属孙吴,柴桑隶武昌郡,寻阳隶庐江郡。各县分属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吴、西安、彭泽)、鄱阳(鄡阳、历陵)、庐江(寻阳)4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西安县为豫章县。元康元年(291),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10郡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寻阳县、武昌郡柴桑县合立寻阳郡,治寻阳县(江北),属江州。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先后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至此,州、郡、县**政权同治寻阳。义熙八年(412),寻阳郡改名为江州郡;省寻阳县,并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鄡阳,并入彭泽县。元嘉元年(424),废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425),废海昏,并入建昌县。 三、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宁州为县;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辖九江、南康、饶州3府;九江府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 清代,九江境内各县隶属仍承明制。嘉庆六年(1801),改宁州为义宁州。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改湖口为九江郡,以九江府为江西省;太平天国失利后,清复原制。 四、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1912年改义宁州为义宁县。1914年,全省设4道,辖81县,其中浔阳道辖20县。同年,为避免道、县同名,改德化为九江县、义宁为修水县、建昌为永修县。1926年废道,各县均直属省**。1927年设九江市政厅,次年改称市**,1930年撤销,并入九江县。 1932年以后,江西省设行政督察区,其区划变更频繁,数量时有增减。以1935年全省设8个行政督察区,今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关系为:武宁、修水、永修属第一行政督察区;都昌、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九江在民国以前,商业发达,几度繁华,曾为富庶之地。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析九江县城厢设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辖浔阳区、庐山区、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辖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瑞昌县。 198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瑞昌县撤县设市,设立县级瑞昌市,由九江市代管。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县级共青城市,由九江市代管。 扩展资料:九江,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三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 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由九江市代管。同时将庐山区牯岭镇划归庐山市管辖。以原星子县和庐山区牯岭镇的行政区域为庐山市的行政区域。原来的庐山区更名为濂溪区。 将驻濂溪区赛阳镇的庐山云雾茶场(含剪刀峡景区入口)、庐山茶科所,驻莲花镇的莲花林场,驻海会镇庐山茶场管理范围划入庐山市牯岭镇管辖。 2017年8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函〔2017〕104号文件已同意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以原九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柴桑区的行政区域,柴桑区人民**驻沙河街镇庐山北路168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江
梁山泊好汉排座次 1 晁天王 一、晁天王:英雄难过义气关 《水浒》中,有两个天王,一个是晁盖,另一个是多少跟他也有些关系的大名府兵马都监李天王李成。书中说李成有万夫不当之勇,只是未见其人出手,不知高低。这里只说晁天王。 说到托塔天王晁盖,我老是会忍俊不禁地想到《智取威虎山》里的那句著名的土匪切口: “天王盖地府,宝塔镇河妖。” 晁盖绰号天王,而他的成名,又跟宝塔紧密相连。当然,这是闲话。 晁盖原是郓城县东溪村的地主兼保正,为人仗义疏财,好刺*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书中有一段唱词说他:“威镇边陲不可当”,可能只是在炫耀他的声名之盛。不过,这里的“威镇边陲”四字颇有些费解:因为,倘若从地理方位角度来看,这处于山东腹地的、济州府治下的郓城县,怎么说也算不上是边陲。而考察书中所交待的晁盖的履历,似乎也并没有到边陲从军的经历。倘若将金人盘踞的曾头市视为边陲,那里正是晁盖的铩羽之处,更谈不上“不可当”了。 因此我以为,这“威镇”两字还是改为“威震”,似乎更妥贴些。名声在外,因此像刘唐这样的血统可疑的“赤发鬼”来投奔他,也就可以理解了。 对于晁盖威望的评价,我想晁盖他们一伙在劫取了生辰纲、事情败漏后投奔梁山,随后火并王伦,大家要推举一位新的首领时,林冲所说的一番话,应该最具权威性: “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 这段话,因为主要是对晁盖他们一伙七个人说的,不存在虚张声势的浮夸,因此估计对晁盖的这番高度评价,兑水的成份不大。 不过,林冲这里提到的“智”,显然是有些勉强了。因为书中唯一能明显见到晁盖之“智术”的,只是他在解救被雷横在灵官殿捉拿到的刘唐时,让刘唐诈称是他的外甥那一段。而晁盖在书中最为出彩之处,还是以一付洒脱,豪爽,慷慨大义的兄长形象,为江湖好汉们所尊重的。因此我觉得,这“智”字应改为“义”字,才算更得体。 至于那“勇”字,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怀疑的。虽然天王在书中真正出手的时候只有三次:劫取生辰纲事败后,边战边退上梁山泊;挺身上江洲劫法场救宋江;力排众议率军攻打曾头市。在这三次战斗中,晁盖几乎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而不是像宋江每次指挥作战时那样,装模做样地回头问一句:“谁人出马力斩此贼”,或是手中鞭子一挥,大家一拥而上混战一通。 我们从曾头市晁盖一马当先杀向敌阵时,手里攥着的是一支钢*来看,那应该是他的趁手兵器了。看来,他除了在梁山泊下斗济州军马与江洲劫法场时施展的精锐的步战之外,马上功夫也是十分了得的。 而最能体现晁盖神勇的,便是他的绰号的来历:当初西溪村闹鬼,村民听信游方和尚的建言,打造了一尊石塔,镇在溪边,要将鬼赶到东溪村来。晁盖火了,趟过溪去,硬是将那尊石塔,托到东溪来,镇在河边。此后江湖上便称他为“托塔天王”。——像这种不同寻常的壮举,是很容易通过茶馆酒肆,在江湖上传扬开的。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既是尊镇鬼石塔,总该也有千斤重吧,不然的话,那石塔摆在那里,多少显得有点寒碜和滑稽。这样看来,晁盖的气力,其实并不下于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了。武松的气力,《金瓶梅》头回中写道,西门庆见了他,称他身上“有不下千斤的气力”。而在沧州牢营时,武松为了向施恩炫耀武力,玩耍起插天王旗的青石礅,将它掷起来一丈多高,那石礅是五百斤左右。而晁盖则是托着石塔趟过溪水,也可见神力。 因此,晁天王出手的机会虽然不多,但他的武功,却不能不让人侧目。 有意思的是,像晁盖这样一位有财有势的大男人,却终身不娶妻室,看来是不愿意受到家庭的羁绊了,或许有其它的原因。梁山好汉们似乎大都不近女色,有了妻室的,也不大垂怜关顾,比如卢俊义,也是整天在练武场上打熬气力的。这几乎成了当时江湖上的一种时尚,——如果不说它是一种男人们的游戏规则的话。 像周通,王英这等缠绵于胭脂阵中的货色,精气不敛,自然在拳脚上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了。而像宋江,卢俊义,杨雄等人,有了妻室或外室,也都是有名无实的,自然难免要红杏出墙了。 从这点来看,我以为晁盖还是比较明智的。酒色两字,江湖上的好汉是只认酒,不认色的。而在梁山泊,你要想坐第一把交椅,没有妻室,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筹码,不然头领们便要怀疑你革命的决心,——这几乎就像“投名状”一样的严格。试想一下,当大家都在厅堂上畅叙平生本事,大碗喝酒,较量拳棒的时候,你却“女曰鸡鸣,士曰未旦”的,躲在温柔乡中缠绵,众多头领们还不焦躁起来?!不定等你下了山寨去征战的时候,像“小霸王”,“矮脚虎”之流的角色,却乘醉摸入你家的销金帐,也未可知。这是闲话。 以江湖上的标准衡量,晁盖算得上是条堂堂正正的好汉。但是,正是那个要命的“义”字,却将他拖入了死亡之途。 在江湖上,很多人都是为了一种信仰或者准则活着的,他们把这种信仰或准则看作是自己规范游戏规则的出发点,因此,他们经常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去维护它。 晁盖便是这样的人。 前面说过的,晁盖是个仗义疏财的人,就是因了他要维护“仗义”这一江湖上最重要的游戏规则,他把自己卷入了一场对他来说,实际上是可有可无的劫取生辰纲的弥天公案,从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说,好人难做。出了名的好人更难做! 显而易见,晁天王既是个疏财之人,自然不会当真垂涎那笔生辰纲,将那十万贯钱财看觑在眼里(尽管原先他的仗义疏财,也不免有像宋江那样放长线钓大鱼的嫌疑)的。当然,他之所以要冒大逆不道的罪名,去打劫这笔不义之财,也不是为了所谓的“劫富济贫”。 ——众所周知,历史上真正履行“劫富济贫”这句冠冕堂皇口号的,实际上并没有几个人。这句话更多的时候,只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做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后来白胜和三阮分了应得的那一份回去了,而留在东溪村的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在事发后逃向梁山泊时,还让手下挑着六,七担金银财宝,看来他们并没有将钱财拿去“济贫”。 这里顺便说一下,像阮小七说的那句著名的“若是有识得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的”的豪言壮语的前提,其实也就是“能够受用得一日”的游戏人生,醉生梦死的一种粗俗的平民意识,而不是要行天道。 当然,你如果将它牵扯上革命性的行径,那么自然就有它的别开生面的闪光点了。因为革命是个极端混乱的概念。 因此,晁天王之所以愿意冒着身家性命,去趁这趟浑水,纯粹是出于一种基于“义”字准则的游戏心理,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游戏规则:人家既然要冒死给你送来一套富贵(这可以看出“济贫”之虚妄了),那显然是将你当作知交了。你倘若不受理,便要吃天下好汉的耻笑,尽管这套富贵在由信息灵通者传递上门的时候,连八字都还没一撇,但是晁盖还是忍不住喝彩一声:“壮哉!”,便欣然笑纳了刘唐、公孙胜前后送上门的两张空头支票。 从这一点来看,晁盖也算是被逼上梁山的。只是逼他上梁山的,是那个重若千钧的“义”字。 在接下来劫取生辰纲的策划和行动中,晁盖成了这个抢劫团伙实际上的领袖和整个行动的灵魂人物,虽然其中大多数的布局,都是不得志的私塾教授吴用安排的。 作为师爷,吴用对命运的选择余地,远要比领袖人物大得多。这是闲话。 晁天王在被扶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后,他的形象,有点像如今的以色列,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国的总统一样,是形同虚设的元首,被架空了。他的手里几乎没有什么实权。他的过于坦率的“义”性,与内敛的、薄弱的领导能力,致使善于看风使舵的投机秀才吴用,最后决定转而投向宋江,勾搭成宋吴两人的铁杆配档。 还道村中乍然一现的九天玄女娘娘,在授予宋江三卷天书时,就曾明示该书“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 这是在意识形态上对晁盖的架空。连上苍都不惠顾晁盖,那么,他也就失去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神授的权力。他必须被赶下梁山的领袖位置。 晁天王仅有的两次率军下山作战,都是出于一个“义”字,也可以说是激奋。像他这样以“义”为胆的豪杰,眼睛里哪里容得下一粒沙子?!前者,他是为了上江洲法场解救宋江,后者,则是要讨伐曾头市,想狠狠出一口鸟气,同时给点颜色让众头领看看,他晁盖的“托塔天王”可不是浪得虚名。没想到,却竟然出师不利,出征曾头市,竟然成了走麦城。 曾头市的那伙女真民族地方武装,不但蔑视了梁山泊好汉群体,也公开不将晁盖他个人放在眼里。而更可能的触发动机是,他早已窥透了宋江对他的声望,日渐构成的强大威胁。因此,“锦毛犬”段景住要将偷来的宝马献给宋江、而不是他,以及曾头市对梁山泊公然提出挑战时,实际上正好触及到他深藏的那根敏感不安的神经。——他一直以义待人,但是,他的最亲密的朋友,却将他的“义气”严重地兑了水! 于是,一向神定气闲的晁天王怒气干云,他不顾出师折旗的忌讳,断然拒绝了众头领的规劝,——这些规劝中,不乏一些虚情假意,——决意出征。 在金沙滩上,众头领劝告晁天王偃旗息鼓,罢兵回寨时,我想,天王肯定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他可能想到了,在梁山众头领的心目中,他是担当不起统帅的作用的。只不过大家想借用折断旗杆的预兆,来奉劝他知难而退。 这一点,可能让天王极为伤心。这就像一只猛虎,被劝告回到猪圈里去一样。因此,他才要冒死也要去曾头市走一遭。 这一次,晁盖是真的生气了。他想从权力掌握的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但是,此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宋江的羽翼已经丰满。政治讲究的是快刀斩乱麻。晁盖缺乏的,正是这种强厉的眼光。 实际上,悲剧在晁天王挑选将领时,便已经宿命般地开始了。大家来看看下山头领的名单,就可以瞧出一些端倪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这些头领中,真正会倾力帮上天王一把的,可能只有林冲,刘唐,阮氏三雄。呼延灼是投了宋江的,杨雄,石秀当初上山时,差点被晁盖砍了头。像杨雄这般连自己的老婆都能解剖得下的人,他还会倾力相助晁盖吗?! 而当年劫取生辰纲的八人小组当中,只有吴用和公孙胜这两个智商偏高的人,却莫名其妙地落选了,或者干脆就是他们知难而退,悄然地躲到了一边。 这是让人相当寒心的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细节!我想,晁天王在断气前,定然是不会原谅他的这两位最初的亲密战友的!吴用至少知道晁盖是有勇无谋的,此时,真正能在死神面前拉一把晁盖的,也只有他了。但是,他选择了退避。 或者吴用在想,借刀杀人,是除掉晁盖的最微妙的方式。他跟宋江的事业要成功,就必须摒弃晁盖。现在机会来了。 而晁天王的阵亡,恰巧也在反面给宋江增色了不少:大家看看,跟晁天王相比,还是宋某厉害吧?!俺战无不胜,可是晁大哥呢?! 可以看出,这个世界不是属于率真的正气的,强者也未必便是才能出众的人。世界的阴暗面,跟它的正面一样,同样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合理性。 因此,天王在临终前对宋江留下的那最后一句话:“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便很有份量了。 晁盖说出这话时,虽然显得气若游丝,但是却意味深长!人生难得糊涂,不过,更难得的是一时的清醒!晁盖在临终前,才明白所谓的“义”字,是多么的沉重。 宋江是一刀笔小吏,没什么惊人的武功,晁盖认定他是捉不住史文恭的,因此当众留下此遗言,分明是不想传位给宋江,也是想让这个处处暗算着他的把弟,好好地难堪一次。 但是,天算不如人算。宋江有吴用这么个铁杆军师在一边出谋划策,虽然费尽周折,他毕竟最终还是坐上了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 不知晁天王在天之灵,当作如何之想!他所认定的游戏规则,未必就适用于另一种游戏规则。这可能是他生存的最大悖谬! 诗曰: “威镇边陲不可当,梁山寨主是天王。 最怜率尔图曾市,遽使英雄一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