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德迅经验网(desoon.cn)小彪给各位分享浙江古镇在哪个地方好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浙江有什么古镇好玩?(浙江有啥古镇好玩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金华兰溪的诸葛八卦村(孔明后裔聚集地)、金华东阳横店、杭州富阳的龙门古镇、温州永嘉楠溪江边上的村镇等等。
深山璞玉—浙江温州林坑
林坑位于温州永嘉县东北部,村古、水美、山绣,被誉为“淹没在深山中的璞玉”。春天最适合到这里来放松放松身心了,因为这里满山谷的翠绿与寂静,让人感到既自然又清静。
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白云缭绕,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绝妙的乡村美景。越深入,越是惊诧于这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村中。两条小溪汇合而成的溪流蜿蜒而过。清澈的泉水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林坑人,更增添了秀美村庄的灵性。挑水的村古、洗衣的少女、倒映的夕阳、不满青苔的岩石,爬满了袅袅青藤的石拱桥,好一幅傍晚的小溪风景画。尤其是万籁俱寂的夜晚,叮咚作响的潺潺流水声和吱吱的虫鸣声,构成了美妙动听的小夜曲,伴着居民酣然入梦。
林坑的村落建筑都是普通的山地民居。它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深宅大院,更没有文物古迹,纯粹是一座座朴素自然,洒脱不拘的农家院舍。那些青色瓦、卵石墙的古色木屋,造型独特,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无序中尽显自然,变化中可见统一。
交通贴士:由温州澜亭码头渡船到清水埠码头,再由清水埠码头搭上午11时中巴班车抵达黄南乡步行约半小时即可抵达坑村。
江南六个著名的古镇有江苏的周庄、同里、甪直,浙江的西塘、南浔和乌镇,这六个古镇也都是水乡,都有非常深的文化底蕴。这六个古镇都集中在太湖的东南方向。 六大古镇是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江南汉族水乡文化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地区,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一、西塘古镇:
江南六大古镇中面积最大的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1、镇名由来: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2、著名景点:“三多”(桥多、弄多、廊棚多)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西塘民风淳厚,橹声悠扬,到处洋溢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积淀。西塘古镇保护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个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圣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基地;游客们品味“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净地。西塘古镇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古镇历史: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二、乌镇
1、镇名由来: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竖心旁加个“享”,念“敦”,于是天下念“敦”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市,直到今天。
2、著名景点:茅盾故居、江南百床馆
茅盾故居,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居住。
江南百床馆,是一座专门收藏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坐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古镇历史: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得名“乌戍”。
三、南浔古镇
1、镇名由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因滨溪遂称浔溪,一直沿用至南宋宁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时(1225~1264)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淳祜季年(1252)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
2、著名景点:嘉业堂藏书楼、刘氏小莲庄、“南浔三古桥”。
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藏书楼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刘氏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南浔三古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广惠桥位于镇南栅商会原址附近,横跨市河。此桥为单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代两次整修。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堍还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通津桥北面为东大街西端,桥南堍为下塘东街,位于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通”是通往之意,“津”即水也。因明清时期南浔丝市盛况空前,通津桥畔成为丝市中心,闻名遐迩的“辑里丝”由此通过水路运往上海,销往海内外。通津桥始建于宋代,系单孔石拱桥。清代经3次整修。现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洪济桥位于镇东栅,俗称新桥。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已有此桥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年重建。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列砌置法。
上一篇:“从成都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