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喇蛄是喇喇蛄,通常生活在泥地中,因为长有两只与蝲蛄一样的夹子,所以俗称地蝲蛄。地蝲蛄经常生活在农地中,在土地中穿梭,土地也因此会松散透气,所以一般被认为是益虫。地蝲蛄背部长有翅膀,可以助它滑翔飞跃,在夜晚的时候,可以看见它飞到有灯光的地方。喇喇蛄夜间9-11点活动最盛,尤其在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动。早春或晚秋气温较低;仅在表土层活动,炎夏中午常潜至深土层。蝼蛄有趋光性,尤以非洲蝼蛄趋光性更强。华北蝼蛄虫体笨重,灯捕后常落地下。蝼蛄对香甜物质和炒香的豆饼、麦鼓及马粪等有机物质,具有强烈的趋性。蝼蛄具有喜湿性。
地喇蛄生活习性:
直翅目蝼蛄科约65种昆虫的通称,生活在地下,湿土中可钻15~20厘米深。前足适于铲土,体圆柱形,头尖,体被绒状细毛。有翅,夜间可出洞。产卵管不突出。产卵于土穴内,穴内存放植物作为孵出若虫的食物。欧洲蝼蛄有护卵和若虫的习性,吃植物根,大量发生时,损害作物和园林。蝼蛄都营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蝼蛄食性复杂,为害谷物、蔬菜及树苗。非洲蝼蛄在南方也为害水稻。台湾蝼蛄在台湾为害甘蔗。据国外记载,某些种类还取食其他土栖动物。如蛴螬、蚯蚓等。
- END -
文章有误?点击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