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杜甫的一首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将进酒》
《将进酒》【作者】李白 【朝代】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白话释义: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的出现无疑是非常特别的存在,人们通过写诗,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抱负,意境非常之美好。甚至,在古人的思想当中,诗也是情意的表达。
那个时候的人们也许不会直言表明“我爱你”这样的字眼,但是他们却会用美妙的文字来抒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思想,就比如“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的诗句细腻而美好,品味起来也当真是独具情趣。
而提起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诗人,李白无疑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在后人对李白的介绍当中是这样的,“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在这句话当中,表明了李白所创作的诗的派系,隶属于浪漫主义,他可以把拟人和比喻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移情于物,也可以抓住某一事物的某一特点,甚至进行大胆而又夸张的想象,既大胆又真实可信,极好的突出了形象,加大了艺术效果,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图片:唐代诗人李白剧照
关山月,乐府旧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在李白所描绘的这首诗当中,既深刻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思乡之情,哀婉凄凉,又含有磅礴气势,他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到一起,气势雄浑,风格自然,浑然一体,当真是颇具匠心。
全诗仅仅只有60个字,但是分别刻画了边塞地区和战争的景象,以及征人的思乡之情。也许别的诗人从这三个角度描绘边塞,会将事物扩大化,难以将景象与情感结合到一起,并难以用气势磅礴的词汇将其表达出来,但李白却并不如此,他的笔力不一般,仔细欣赏他的这首诗作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李白的《关山月》
一、边塞图景,雄浑磅礴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首诗的开篇,也就是前四句,这二十个字便惊艳了众人,他所起的气势是非常之高的,一般的诗人难以企及他的高度。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短短的十个字,却将边塞的风光描述得淋漓尽致,关、山、月三个字无疑是辽阔的边塞最为标志性的图景,开篇便将这三个图景汇入其中,独具风格。
巧妙的是,站在地理角度分析的话,明月是从东边升起来的,就比如许多诗人常用的话语,“月出东山”、“月出东海”等等。然而,据李白的描述,“月出天山”,怎么思考都有点儿怪。
图片:明月升起来剧照
按理来说,天山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这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怎么能够说月亮从这里出来呢?实际上,这正是李白话语的特别之处,用词非常的大胆,他是站在征人的角度来描绘边塞图景的。对于身处西部地区的征人而言,回首东望,所看到的不正是明月从天山升起来吗?
当然,对于李白所描绘的“苍茫云海间”,也颇具匠思。在一般人的认知当中,只有大海之上才能看见云月苍茫的景色。然而此时此刻,在李白的描绘当中,征人站在中国的天山地区,也是能够看到盘亘在山上的云海的。
气势雄浑的天山,云海苍茫的天海,有谁将这两者组合到一起了吗?唯有李白胆敢如此吧!新鲜又壮观,这样的境界,一般人当真难以为继。
图片:气势雄浑的天山剧照
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一句,似乎比第一句所描绘的范围更广,仅仅是“几万里”三个字就值得深思。
在宋代诗人杨齐贤的诗句当中,他是这样描述的,“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在他的这句话当中,几万里指的是天山到玉门关的距离,实际角度分析的话,算是较为靠谱的。
但是李白的诗句呢?他所描述的却是长风几万里,并未阐明一个具体对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的话,这个长风似乎是从征人角度来描述的,月光之下,征人似觉长风浩浩,掠过几万里玉门关,踏过中原国土,气韵非常不一般。
当然,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看的话,开头的这两句话似乎只写了自然景象,但若是设身处地的站在征人角度来思考的话,征人怀念乡土的情绪还是能够感知一二的。可以说,这其中所描绘的这一副壮阔的边塞图景,气势磅礴,但其中却也含有苍凉之感,鉴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图片:边塞剧照
二、沙场征战,不见人还
自古以来,战场无疑是最残酷的存在。战争双方,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在李白这首诗句的刻画当中,也是蕴含了战场的残酷的一面。
1、“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当年的汉兵被困在白登山下,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吐蕃,一直虎视眈眈的窥伺着青海一带的大好河山。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刘邦带兵讨伐匈奴的时候,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在唐朝时期,朝廷与吐蕃之间的征战也是接连不断。
2、看似是两个毫无关系的话题,实际上却是诗人巧妙的设计吧,从汉代开始,跨越到唐朝,这无休止的战争,不分个你死我活,当真是不罢休,而这一点也正说明了战争的残忍之处,这正代表着巨大的牺牲。
图片:士兵们战死沙场剧照
2、“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对于那些戍守边疆,前来征战的士兵而言,一旦来了此处,基本上就代表着难以生还的悲惨结局,这几个字再次强调了战争的残忍之处,突出了征人的苦楚。
中间的这两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边塞的景象过度到战争,再过度到征人,最终引发诗人的情感。
图片:残酷的战争剧照
三、征人思妇,哀愁叹息
自古以来,在边塞诗中,众位诗人所描述的情感,最为多的就是思念家中亲人吧。李白也不例外,在诗篇的第三部分,他从征人和家中亲人两个角度刻画,将哀愁叹息的情感描绘的淋漓尽致。
1、“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这是诗人从征人角度来描绘的,戍边将士遥望边城景象,想念的却是家中场景,因为思乡之情,脸上早已布满愁容。他将思乡情感表现的直白而又不失委婉气韵,别具一格。
2、“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是站在家中亲人角度来刻画的,将士的妻子站在高楼之上,叹息着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前往边疆的亲人。
在边塞诗当中,最为动容的就是征人思亲以及家中亲人思念征人,李白将两者用在一起描述,与众不同,更加突出了征人思妇的哀怨。与此同时,这也刻画出了战争所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亲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图片:妻子思念丈夫剧照
在一般人的笔下,边塞诗的境界往往有点狭窄,而李白呢?他却用了几个较为突出的边塞图像,描绘出了一副意境壮远的边塞图景,用广阔的空间加时间做背景,继而引发战争的残酷这样的思考,以及离人思妇的悲哀之情。
意境如此深远,境界如此之高,气势如此磅礴,这是一般的诗人难以企及的。
之所以说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是《将进酒》,是因为这首诗词确实存在着震古烁今的力量。有很多网友都将这首诗评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有很多网友都觉得这首诗词是很难超越的。首先这首诗词的开端就让大家感受到了一种澎湃的力量,那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这种悲壮的情境之下直接转入到了下一句的悲凉,这种转变也让很多网友都表示猝不及防。
很强的感染力
《将进酒》这首诗词之所以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推崇,就是因为整首诗给人一种哀而不伤的感觉,除此之外大家也能够通过这首诗词看到一种愤而不怒的洒脱。李白本身就是放浪不羁的一种性格,而这首诗词更是将李白骨子里的狂傲给舒放了出来,大家可以通过这首诗词来感受整个作品的豪迈之情,所以说整首诗词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很难超越的作品
虽然说开头只有短短的17个字,但是有很多网友都觉得这句诗词的开头是非常经典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到了后世还是有很多人会频繁的使用这个诗词。而整首诗词的结尾同样也让大家觉得非常的有思绪,结尾的诗词和最开始的悲白发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大家可以通过这首诗来看到一种酣畅淋漓且悲壮的氛围感。
大家将这首诗词评价为大起大落,且大开大合,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神来之笔。所以说将进酒这首诗被大家称之为很难超越的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毕竟在这么多年的时间内确实很少会有人觉得,有些诗词要比这首诗更为优秀。不同的朝代会有不同的风格,而李白的将进酒刚好能够证明李白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一种氛围感,所以说这首诗词也是不可模仿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