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蓟城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蓟城是哪国的国都,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蓟城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燕国的蓟城是现在的哪里。
2、燕国都城蓟城是现在什么地方。
3、燕国都城蓟城。
4、蓟县是燕国的国都吗。
1.燕国蓟城是现在的北京范围,北京地区是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
2.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
北京地区是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经考察过3000~4000年以前北京地区的地形、交通与城市诞生的关系。他认为当时中原与北部地区之间,西边是高山深谷,东边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唯一的通道是沿太行山东麓一线的高地北进,穿过几条大小河流,最后越过永定河。
从古代永定河渡口进入北京小平原,然后分成三股道为一条往西北通过南口,穿过一系列山间盆地,直上蒙古高原。另一条往东北出古北口,越过丘陵和山地,通向松辽平原。还有正东一条横过北京小平原,沿着燕山南麓直趋海滨,出山海关到达辽河平原。所以广义地讲,北京小平原自古就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是沟通南北交通的枢纽。
地理位置:
目前通过考古大致证实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蓟城,这时的蓟城已经成为了燕国的都城。其方位一般认为是在今北京城区宣武门至和平门一线以南,即今北京城区西南部。也有学者做了更具体的推测,认为燕都蓟城的南垣大致在宣武区白纸坊地图出版社、法源寺以北一线。
北垣可能在西长安街以南一线,东垣当在和平门以东不远之南北一线,西垣则无从推测。自1956年以来,在这一区域中发现了200多座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古陶井。这些陶井分布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白纸坊、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最密集的地方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陶井是用一节节陶质井圈套叠成圆筒状,在井底还发现汲水的水罐等生活用品。
燕国都城蓟城是现在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
蓟城位置的确定
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工作,为探寻蓟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50年代在蓟丘以南不到4公里处(广安门南700米外),曾发现战国遗址,出土饕餮纹半瓦当,这是燕国宫殿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1956年在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151座春秋、战国至东汉时的陶井,其中战国36座,陶井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共130座。
燕国历史
西周、春秋时为燕,后人为了区分定都在蓟的燕国,常称为南燕,而北京的燕为北燕。《史记》列出的诸侯国无南燕国,可见历史上的南燕国实为春秋小国。秦统一全国后,改南燕国为南燕县,后隋文帝又将其改为胙城县。唐武德二年,设胙州,又改原胙城县为南燕县;唐武德四年,撤销南燕并入胙城,行政概念上的南燕自此消失。
蓟城是是现在北京。周王朝自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后,习惯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东迁后王室衰微,从天下共主沦落为托庇于诸侯大国的附庸,经过长期鲸吞蚕食,春秋时几十个国家兼并成7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北京地区是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燕国都城蓟城是现在的北京。
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大都、北平、燕都、燕京、顺天府等。西周、春秋时为燕,后人为了区分定都在蓟的燕国,常称为南燕,而北京的燕为北燕。秦统一六国后,改南燕国为南燕县,后隋文帝又将其改为胙城县。唐武德二年,设胙州,又改原胙城县为南燕县;唐武德四年,撤销南燕并入胙城,行政概念上的南燕自此消失。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
蓟国的都城在哪里
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广安门这里仍有一座大土丘,上面散落着许多战国、秦汉时期的陶片。直到70年代,土丘才因为城市建设而慢慢消失。原先据说有一块标明古蓟丘旧址的铜牌,也被人盗走了。
在此期间,也陆续有相关文物出土。1956年,在北京白云观发现有战国文化遗存,出土鬲、盆、罐等陶器和陶井。从会城门到宣武门豁口一带,还发现密集的陶井群,已知的有151座;1957年,考古界在北京广安门以南发现厚达1米以上的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有粗细绳纹陶片、碎绳纹砖瓦陶器残片、一面残缺的饕餮纹半瓦当。
出土的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还是为燕都蓟城留下了一些重要的痕迹。尤其是其中的这种瓦当为高级建筑所专用,以此判断,燕国古都蓟城就在北京市区西南一带。
找的
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工作,为探寻蓟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50年代在蓟丘以南不到4公里处(广安门南700米外),曾发现战国遗址,出土饕餮纹半瓦当,这是燕国宫殿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
1956年在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151座春秋、战国至东汉时的陶井,其中战国36座,陶井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共130座。
1965年在配合市政工程的考古发掘中,发现65座战国至汉代陶井,陶井分布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广内白纸坊、广内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较密集的地方是内城西南角经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发现陶井55座。
70年代又陆续在西单大木仓、宣武门、白纸坊、陶然亭、姚家井等处发现一批战国至汉代陶井。井是用一节节井圈套叠成圆筒状,井底还发现汲水的水罐等生活用品。很显然,这是生活水井,水井密集,说明当时人口很稠密。根据上述一系列考古发现,专家们推测蓟城应在发现陶井最密集的今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
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考古工作者曾在白云观附近的“蓟丘”发掘,发现了一段古城墙的西北角,在此城墙下压着3座东墓,说明该城建造年代不早于东汉,这又作何解释?它提示我们对战国“蓟城”位置需要重新认识,这只能待有更多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日剧影响剧情(日剧影响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