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号台风叫什么名字呢?目前出现了吗?据最新消息,目前还没有热带气旋出现,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实时关注今年二号台风最新消息路径预测图。
2023年第2号台风叫什么名字
台风玛娃历史路径图
2023年第2号台风玛娃(Mawar:来源马来西亚,含义:玫瑰花。该台风名称此前被用过三次,首次使用是在2005年,是当年第11号台风;第二次被使用是在2012年,是当年第3号台风;第三次被使用是在2017年,是当年第16号台风。
台风玛娃前世介绍:
2005年第11号台风于8月19日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北部以西约250公里处的洋面上生成。2005年8月20日凌晨加强为热带风暴。2005年8月21日的增强为强热带风暴,并进一步达到台风级。2005年8月26号凌晨2时前后在日本国千叶县沿海登陆。
2012年第3号强台风“玛娃”于6月1日14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6月2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7时加强为台风,6月3日夜间加强为强台风,于6月6日下午在日本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迅速减弱,并变性为温带气旋,中央气象台于6月6日14时对其停止编号。
2017年第16号台风“玛娃”在9月1日生成,9月3日21时30分前后,在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登陆,该地区成功抵御台风袭击。
台风什么情况下会被除名?
台风的除名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称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这就是除名。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新名称需在第二年之前提交至台风委员会,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在发生台风的西北太平洋地区,由于沿岸国家众多,在出现国际统一命名规则前,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台风命名方式,导致有些混乱。比如日本对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台风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中国气象局则按照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比如9710号台风,即1997年的第十号台风;而美国则用传统的人名命名。对此,世界气象组织下属台风委员会于1997年召开会议,决定自2000年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采用新的统一命名法。台风名字由中国、日本、美国、泰国、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地区)提出10个,最终形成了包括140个台风名字的命名表。此后,台风的名字就根据这个表按照规定的顺序循环使用。当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被确定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后,即根据命名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其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特点是: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