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4年,一个叫张煌言的人,壮烈就义于杭州。
大明气数,就此结束。
这一年,据崇祯帝自缢于煤山(1644年)已有20年,近一点来说,据大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62年)也有4年之久。
大明朝,其实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那一刻,便已经判了他的死刑。
南明的弘光帝,隆武帝以及永历帝,甚至还有福王等人虽然割据一方对抗清廷,但都只是苟延残喘而已;又或者可以说,这些人根本就是一盘散沙,拢不到一起,所以很容易被清廷一一击破。
尤其在1662年永历帝被杀之后,朱元璋的子孙再无一人能继承“恢复大明”的遗志,朱明王朝正式成为了历史。
但我为何说,大明的气数在1664年(康熙三年)才结束?
因为啊,人死气犹存——而张煌言,便是大明朝覆灭前呼出的那最后一口气,这口气呢,绵延了两年多的时间才逐渐消散。
有没有感觉张煌言的人生轨迹,尤其是在王朝将倾的那段时间,他无畏生死力抗清军,被捕之后铁骨铮铮慷慨赴死——这点是不是和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十分相似?
或许没有文天祥那般的状元之才,但文采上张煌言也是不差的,22岁便高中举人,并且他是文武双全,曾在一场考试里连发三箭皆中,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而且他平日留心时局,慷慨好论兵事,周围之人对他十分敬重,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抗清活动打下牢固的身体基础和群众基础。
入关的清兵势如破竹,南下生俘弘光帝,东南各州纷纷沦陷。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和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等人集师举义,并奉表到天台(今浙江台州天台县)请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按此来算,张煌言应该是鲁王一派的人。
只是福建的郑氏家族早一步拥立了隆武帝,晚了一步的鲁王自然不甘心,于是两个集团开始了内斗——其实不仅朱家子弟内斗,有实力的大臣也会与朱家子弟内斗,比如郑氏家族架空隆武帝,孙可望劫持永历帝。
不知道该说幸运还是不幸,清军大举攻打闽浙并很快灭亡了隆武政权。监国鲁王逃难于舟山群岛,张煌言由闽入浙,回故里鄞县向老父、妻儿辞别,匆匆赶往舟山保驾,从此再也没有和家人见面。
按说隆武帝没了,鲁王朱以海终于可以过一回皇帝瘾了,可惜又被西南的永历帝给抢先一步,也该是朱以海没有这个命,所幸两个集团一东一西,离得够远,倒也没有再起什么冲突。
张煌言与抗清名将张名振合力协作,以舟山为根据地,操练水兵,时不时拉出去和清兵干一架,不过因为势力偏弱,与清军作战很难占上风,偶有小胜,往往后力不足,占领的城池很快又被清军给夺回去。
比较出名的是他与张名振三入长江之役,曾将崇明城围困八个月之久,更在金山寺遥祭明孝陵(朱元璋和马皇后之墓),虽然不是大胜,但也给了风雨飘摇中的南明小朝廷带来了希望,提振了民心,振奋了士气,也向清廷表明了我大明朝的“火种”犹在。
三入长江,民心振奋
三入长江,只是张煌言制定的大战略里的其中一部分,他真正的想法是,联合西南的孙可望和李定国,东西齐进,会师之后先谋取整个江南,再合兵北伐,驱逐清廷,恢复大明。
不要以为这个想法很天真,其实它是有理论基础加实践的,张煌言为何要三入长江?一是试探清军水师实力,二是寻找出一条可行的路线——实践也证明了,清廷的八旗骑兵乃一等一的精兵,但水军实力却是一般般。
而且郑成功可以牵制清军在福建地区的兵力,西南的李定国也曾大败清军,士气上占了上风,孙可望的军队也是百战之军,可以说还是有一定胜算的!
但可惜的是,张煌言和张名振的水军按计划行事,但孙可望那边出问题了,因为在这关键时刻,孙可望竟然还TM想当皇帝(内斗就内斗,还偏偏在最关键时刻内斗,我都不懂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因此影响了前方将士的士气,导致西边明军停滞不前,最后张煌言也只能长叹一声,撤军前留下无限的遗憾。
先不说张煌言的大战略能不能成功,毕竟能影响战场胜负的因素太多了,但一个大好的战略还没付诸实践便胎死腹中,这实在是太让人憋屈了。
同时,原本计划配合张煌言大战略的各地反清义士,也因为孙可望军的延误战机,被清廷给揪出来不少,元气大伤。
此后不久,张名振不幸去世,张煌言接手前者的军队,开始了与郑成功的合作,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南京之战。
但不得不说的是,其中还是有太多的曲折和憋屈。
首先,开局很顺,郑成功的坚船利炮所向披靡,顺利地拿下镇江;而张煌言更厉害,他率领不多的水军,击退了清廷水师,用数十人便拿下江浦,仅仅靠着手里的一点人马,竟将偌大的南京城(清朝叫江宁府)给围住了。
虽然围住了,不过不满万人的队伍,肯定是无法强攻城高墙厚的南京城,所以张煌言需要郑成功的大军赶来配合一起攻城。
但是,郑成功拒绝了张煌言陆路进军的建议,坚持从水道行军,如此便延误了战机,使得南京城中的清军有时间巩固城防。
在郑成功水军抵达南京之后,张煌言将攻城重任交了出去,自己则负责率领义军攻打南京周围的城池,在其影响之下,许多反清义士以及投降清廷的官吏纷纷投靠过来,百姓拿着食物夹道欢迎义军,许多城池都是不战而降,一时间反清复明的声形势大好。
南京之战
但但但是呢?郑成功竟然失败了。失败有很多种原因,但郑成功的此次失败,我看了之后是十分愤怒的,为张煌言感到憋屈和不幸。
而且,郑成功在失败之后不久,便放弃了之前夺取的镇江等地,退回海上。如此便让张煌言率领的义军腹背受敌,在清兵的围剿之下,最后仅剩几人突围。
南京之战的虎头蛇尾,并没有让张煌言失落,他很快便又重整旗鼓,继续抗击清军;但在此时,因为清廷的“迁海令”,义军开始缺粮少食,郑成功为突破清廷封锁,率军收复台湾。
今日看来,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侵略者,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是当仁不让的“民族英雄”。
但凡事有利亦有弊。
要知道,金夏原本是郑成功的根据地,鲁王也是居住于此,处于抗清第一线;而收复台湾,是有了一个安稳的根据地,从此不再担心缺粮,不再担心清兵攻打(清军水师在后期才发展起来,郑家水师实力稳稳第一),但安逸的环境也容易让人失去进取之心。
若郑成功在世还好说,但他不在了,其后人想的不是如何反清复明,而是偏居台湾做“土皇帝”。
1662年,永历帝败亡,张煌言想推举鲁王登位,不过没有得到郑成功的支持,只能不了了之;接着郑成功和鲁王接连病亡。
张煌言,终于陷入了绝境。
他孤军作战,得不到一点支持,而且清廷的围剿越来越厉害,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眼见复明无望,只能忍痛解散义军,而他自己,则隐居海岛不出,后被叛徒出卖不幸被俘。
和文天祥一样,清廷也曾数次招降张煌言,但他全都断然拒绝,最终被杀害于杭州弼教坊,与其一同被杀害的还有部属罗子木 、侍僮杨冠玉。
因为妻子董氏和儿子张万祺先于张煌言被清廷杀害,张煌言被害后由鄞县万斯大等人与和尚超直收尸,并由张煌言外甥朱湘玉到总督衙门买回首级殡敛,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为与岳飞、于谦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英雄,后人称之为“西湖三杰”。
从25岁投笔从戎,到44岁壮烈牺牲,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张煌言一直在为恢复大明奔波。为了调解鲁王和隆武帝中间的争执,他不惜冒险入闽;为了国家大义,他父死不归,隆武帝死后不再见妻儿一面;为了不引起郑成功怀疑,他十年不敢见鲁王……
但一切,终究成了空。
张煌言,只是明末抗击清军的无数义士豪杰之缩影,其人生之光辉,不亚于南宋的文天祥,就连清廷也对张煌言加谥“忠烈”,且将其牌位入“祀忠义祠”。
张煌言塑像
中华民族,向来不缺文天祥张煌言般的英雄。
人死,气犹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