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长子是朱标,也就是懿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在视察陕西归来后不久染病而死。1365年,10岁的朱标被立为吴王世子,三年以后的1368年,随着朱元璋称帝,十三岁的朱标也成了大明储君。在我看来,朱标在此后二十四年太子生涯里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古今第一太子”。
朱元璋格外器重和疼爱朱标,为了让朱标能学到当皇帝的本领,朱元璋从小就对他加以训练。出征时,都将朱标带在身边,以让他知道鞍马劳顿,体察民间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的衣食艰难。另一方面,也不忘朱标的文化教育,让著名的文臣宋濂做其老师。在朱元璋及宋濂等大儒的教育下,接触儒家经典长大的朱标,性格极为仁慈宽厚。朱元璋长年征战在外,戎马倥偬,对子女的教育,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朱标,恰好为父亲弥补了这一缺憾。朱标生性仁慈宽厚,对弟弟妹妹们十分友爱,他们一旦有了过失要被父亲责罚的时候,都是朱标为他们求情,朱元璋才答应网开一面的。在朱棣等人最需要父爱的年纪,是作为兄长的朱标给了他们父亲一般的温暖,我甚至怀疑,朱元璋的子女们对于兄长的感情,要比对父亲深得多。
朱元璋本人,对朱标也是寄予厚望,历朝历代的太子,可以说朱标面对的局面是最好的。朱元璋没有给朱标的东宫另设班子,而是明令朝廷百官同时兼任东宫官署,如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任太子少师,右丞相魏国公徐达任太子少傅等,此外列位将相文武,开国勋贵,也都在东宫任有官职。朱元璋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时说,如果他给朱标另外准备一套班子,那么时间一长,皇帝的班子和太子的班子就会起冲突。这样对父子感情,和国家治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还不如直接用一套班子来得方便。朱元璋对朱标的信任,于此可见一斑。
如果皇位上的是朱标,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后来的靖难之役。因为无论从感情上还是道义上,朱标的这帮弟弟都不会造他的反。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他们想造反,也没有那个实力。从感情上来说,这帮藩王自幼都是在朱标手下长大的,朱标对他们的照顾,他们是忘不了的。朱棣就曾经对他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说过,自己这一身本事,都是朱标教的。如果朱标想削藩,那么只需要打个招呼,来个杯酒释兵权就好了,根本用不着大动干戈。因为所有的藩王都知道,交出兵权以后,大哥一定会善待自己,而且以大哥的性格,自己肯定比父亲在世时过得还要滋润。从道义上来说,朱标是二十多年的太子,是天下人心所在,名正言顺。最后再说实力,朱标的太子妃,是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此时常遇春虽早已病逝,但朝中以蓝玉为首的一干武将是坚定的太子党。如果朱标不死,朱元璋就不会大杀功臣,那么蓝玉等人也就不会死。蓝玉的军事才能远在朱棣之上,如果朱棣或者其他藩王不老实,有蓝玉等人在,平叛只是分分钟的事。
朱标是跟着朱元璋一起从乱世的战火里走出来的,他知道民间疾苦,如果他能顺利继位,一定会成为和汉文帝一样的好皇帝。可惜的是,他却在三十七岁这年突然病逝,对于儿子的死,可以说朱元璋是有责任的。
从二十二岁受命监国起,直到三十七岁去世,这中间有十五年的光景,对朱标而言,这十五年是充满阴郁的十五年。与朱元璋的严刑峻法不同,朱标主张政尚宽大,因为政见不一,父子俩少不了要爆发一些冲突。再加上朱元璋晚年疑心日重,迭兴大狱,屡寻众臣及诸王过失。朱元璋所做的一切,正是朱标抑郁而终的原因所在。
朱标就是一根定海神针,有他在那里,一切便风平浪静,有朝一日他要是不在了,那就是倒海翻江。朱标身后,皇权、勋贵、藩王三方的矛盾全面激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腥风血雨,刚刚重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再度被彻底打乱。在朱标的治下,大明王朝本有望早早开创一代盛世,可是随着朱标的死,这都成了无法实现的梦。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十万个为什么_家庭百科 » 朱元璋的长子是谁(懿文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