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莲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晚清时期非常出名的太监总管,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驾崩,李莲英失去了最重要的靠山。为慈禧尽孝百日后,李莲英便向隆裕太后请辞,去南花园开始养老生活。后来他搬到绵花胡同的家里,与他的四个嗣子以及他的兄弟住在一起。
李莲英一生的仇人很多,包括后来的太监小德张。小德张当了太监总管,立马开始报复李莲英。向隆裕太后报告说,李莲英在宫中藏匿了三百万银两,都是贪污所得的。李莲英非常害怕,四处寻求帮助。他找到了江朝宗,给了他很多钱财宝物。江朝宗让小德张告诉隆裕太后,说李莲英和袁世凯很亲近,要隆裕太后别把事情做绝了。很明显这一举动效果非常不错,至此以后隆裕太后便不再提起此事,李莲英的命也保住了。
重获新生一般的李莲英仍然是吓得一整天都不敢出门,生怕被其他仇家前来寻仇。李莲英有一座非常豪华的住宅,是当年庆亲王和内务大臣立山赠与他的,然而他不敢再住在这里,干脆摘了门牌。从此以后就住在绵花胡同。
1911年3月4日,这是李莲英出宫后的第三年,这一天他突然的离世。这位层一度呼风唤雨的太监死后,隆裕太后还赏赐千两银子作为丧葬费。下葬于海淀区玉渊潭思济庄村,碑文上刻着“钦赐大总管事公之墓”。
不过李莲英的真正死因,一直是以来都是个谜。那年李莲英去世后,其家人对他的死因一直保持沉默。多年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教授佟洵寻找到了李莲英的养孙女,并提到了她祖父的死因。她的回答是李莲英死于痢疾。1966年,李莲英的墓被挖掘出来,但墓中只有李莲英的头颅。如果真的是痢疾而死,又怎会身首异处呢?所以李莲英的死依然充满诸多疑问。
李莲英是真的太监,这个没什么好怀疑的。他跟慈禧太后就是正常的主仆关系,只不过慈禧太后特别信任李莲英而已。
有些人怀疑李莲英不是太监,恐怕是因为听说过一些江湖谣言: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面首,或者慈禧太后在守寡后生过孩子。
很多人喜欢看点猎奇的事儿,或者听风就是雨,把一些民间传说或者谣传当真,他们没思考过一个问题。
李莲英不是一进皇宫就在慈禧太后那得宠的,他刚进皇宫时跟其他的小太监一样,也是走正规程序的,就是得到敬事房净身。当然,李莲英是自己净身以后进的宫,而是他也躲不过敬事房的验身房啊。
敬事房是清朝皇宫专门管理太监的机构,每个想当太监的人,都得先过敬事房这一关。
敬事房在招募新太监时,必做的一件事,也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就是给他们净身并验身。
净身有严格的程序,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不准有任何一个漏网之鱼,因为在皇宫里,特别是后宫里,除了皇帝,不能有其他男人,给太监净身,就是保证皇宫的后宫里只有皇帝一个男人。
敬事房如果把这件事儿办砸了,相关的总管级别的大太监就等着掉脑袋吧。
你想啊,大部分皇帝都是三宫六院的,有很多妃子,皇帝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雨露均沾,难免喜新厌旧或者不小心冷落了某些妃子,这些妃子,个个都是正当最好的年华,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他们一旦遭到皇帝冷落,必然会产生怨言,甚至有的人变得寂寞难耐。
如果哪个太监没净身,或者净身不彻底,跟这些妃子产生了不正当关系,那可就是天大的丑闻,皇家是决不允许这种丑闻的。
别说真的发生妃子跟“假太监”的丑闻了,就是妃子跟真太监发生丑闻,甚至妃子跟宫女发生丑闻,皇帝也是决不允许的。
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大伙都听过,汉武帝藏的这个娇叫陈阿娇,是他的表妹,他二人结婚以后,小夫妻如鱼得水,你侬我侬,别提多幸福了。
可是,男人都是大猪蹄子,后来汉武帝遇到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就开始跟卫子夫如鱼得水,你侬我侬,把陈阿娇晾在了一边。
陈阿娇这时候也是正当精力充沛、感情丰富的年纪,她怎么能忍受得了这种冷落,但是汉武帝还是把他给晾在一边,陈阿娇独守空床,寂寞难耐,于是就找了自己贴身的宫女,穿上男人的衣服,假扮男人跟自己同床共枕。
后来汉武帝听说了这件事,极为愤怒,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皇家丑闻,就把这个陈阿娇的皇后之位废掉,同时把那些跟陈阿娇假扮男人的宫女全都杀了。
还有另一件事,更是恒古未有的丑闻,皇后跟真太监高菩萨私通。
这件事发生在北魏时期的孝文帝的皇宫里。
我们都知道孝文帝改革,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整天在外面忙着征战,于是就冷落了自己的皇后冯皇后。
冯皇后也正当精力充沛、感情丰富的年纪,孝文帝在外征战,一年半载不回一次皇宫,冯皇后便也只能独守空房,一开始她还忍耐得住,架不住年年这样,终于,冯皇后忍无可忍,跟伺候自己的太监高菩萨私通了。
很快啊,这件事传到了在外征战的孝文帝的耳朵里,孝文帝听了大怒,但是他还不敢完全相信,毕竟有些事,不是亲眼所见,绝难相信,况且是这种皇后跟太监私通的闻所未闻的奇葩事儿。
所以孝文帝赶紧回京,要亲自审理这件谣传到底是不是真的。
孝文帝回到皇宫,先提来高菩萨验明正身,发现高菩萨确实是真太监。
接着他让人带来冯皇后,可能是孝文帝觉得这事儿很丢脸,还用一层纱隔开,让冯皇后自己隔着纱说,同时,孝文帝找来几个王爷旁听。
结果,冯皇后全都招了,原来高菩萨进宫之前就认识冯皇后,那时候高菩萨是个郎中,因为看病他们认识了,暗中自然勾勾搭搭,行周公敦伦之礼,后来冯皇后进宫,就跟高菩萨分开了,谁知道高菩萨做了太监也跟进了皇宫,就这样,他们又在一起了。
孝文帝找来高菩萨,让他跟冯皇后对质供词,无误之后签字画押。接着,孝文帝就把高菩萨杀了。
可是,孝文帝当时还不忍心杀冯皇后,毕竟冯皇后跟高菩萨私通,自己也有一定责任,谁让自己整天不回家的。
但是,这种皇家丑闻,却决不能善罢甘休,孝文帝答应冯皇后,自己活着时不会杀她。
后来,孝文帝病重,留下遗言,要求那几个曾经旁听的王爷,在自己死后杀了冯皇后,彻底封存这段皇家丑闻。
皇宫里的妃子,别说跟假太监传出丑闻,就是跟真太监、宫女们传出丑闻,皇家都决不允许,所以,希望大家再不要拿李莲英是不是真的太监来说事了,如果他是个假太监,不用什么满清王公大臣出面,敬事房的总管们,内务府的总管们,也会先把李莲英剁成肉泥。
其实,前面我们说过,李莲英进宫之时,必然经过敬事房的净身程序,而且在净身完,还要复查是不是净得干净,复查无误后才送进皇宫。
清朝敬事房给太监验明身份的地方叫验身房,这个地方不在紫禁城里面,而是在现在故宫后面的景山公园里东北角叫黄化门的地方。
如果有人把净身不彻底的太监送进了皇宫,敬事房的总管和内务府的大臣都得担责任,甚至掉脑袋。
所以,为了防止有的太监净身完那里又发芽了,内务府专门在景山东北角那设立了验身房,这个验身房不但验第一次进宫的太监,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净茬。
清朝内务府规定,进宫的太监,无论老少,包括李莲英这样最得宠的大总管,每年都要去验身房验一次身,就是看看这些太监们又发芽了没有,如果有了新茬,就得二次净身,他们叫净茬。
内务府和敬事房是非常重视这件事的,如果出了纰漏,是要掉脑袋的。
所以,大家不要再怀疑李莲英跟慈禧太后有什么不正当关系了。他就是个伺候慈禧的一个老太监,只是比较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和宠信罢了。
古时候当太监的,有自愿净身的,有敬事房给净身的,李莲英就是自愿净身的,主要是家里穷。
李莲英从小混迹街头,锻炼得很圆滑,很奸滑,这个人很有心计,更加会察言观色,他进了皇宫以后,很快就得到慈禧太后宠信,不是没有来来由的。
李莲英进宫的时候,他说他妈妈给了她两个煮熟的鸡蛋,他一闭眼,就会想起那个给他净身的小刀刘,小刀刘是有名的净身师父,净身完,李莲英回家养伤,养好伤才能进宫。那些敬事房给净身的,自然由敬事房安排净身养伤的地方。
总之,李莲英也有痛苦的回忆,但凡在外面能挣口饭吃,谁愿意断子绝孙了去皇宫里当奴才呢?
李莲英的工于心计和会做人,有一个例子能看出来。
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命令当时总理海军衙门的醇亲王奕譞去视察李鸿章负责的北洋海军,让李莲英代表自己随奕譞一起去视察。慈禧太后的意思很明白,奕譞是正阅兵大臣,李莲英是副阅兵大臣。
清宫规定,太监不准干政,而且太监的品级绝对不能高过四品,慈禧太后可不管这一套,不但给了李莲英二品顶戴,还让他干政。此时正是李莲英红到顶峰的时候。
可是,这奕譞也是大有来头的人,他就是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同行的李鸿章更是当朝第一重臣。
换作别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也许就以自己代表了慈禧太后,便趾高气昂,不可一世,李莲英却不是这样。他却夹着尾巴做人,在奕譞和李鸿章面前仍像一个奴才一样。
首先,李莲英不敢戴自己的二品顶戴,换成了四品的。
其次,李莲英全程像奴才一样跟在奕譞的身后,给他点烟,给他端洗脚水洗脚,而且奕譞不出去,他也绝不私自去见任何一个官员。
李莲英的做法,赢得了奕譞和李鸿章的热烈赞赏,他们在慈禧太后面前不断的夸李莲英懂规矩。慈禧太后脸上有光,更加宠信李莲英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李莲英为什么能几十年都得到慈禧太后信任,一直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会做人、懂分寸、能揣摩透慈禧太后的心思,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该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
慈禧太后死后,李莲英为她守孝守陵三年,也算最后的尽忠吧。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十万个为什么_家庭百科 » 李莲英和慈禧亲密到什么程度 慈禧死后李莲英还活了三年